新闻

腾讯手机管家提醒:NFC相对安全 中毒更危险

近日,有传闻称苹果iPhone6会支持NFC近场通信,传闻带动了NFC支付市场的躁动。6月7日据扬子晚报报道,一位来自南京的用户无意间将带有IC芯片的银行卡和带有NFC功能的手机放在了一起,发现可以读取银行卡的交易账单信息,其中包括银行卡卡号、交易次数、电子现金余额,点击交易记录后,最近十次交易记录也一一在列。

腾讯手机管家 NFC

为此,很多用户都担心NFC手机盗取自己的手机银行卡、身份证、交易记录等隐私信息。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提醒广大用户,不用过分担心NFC支付的安全问题,相比NFC的一些安全性问题,各类手机支付病毒更加危险。

NFC支付相对安全不用过分担心

据了解,NFC又称近场通讯功能,可以允许电子设备间进行非接触式的点对点数据传输和交换,最常见的功能包括传输文件、公交卡刷卡,也可以用于读取带有IC芯片的银行卡数据。目前,该NFC支付在日本等国使用较为普及。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表示,NFC读取IC芯片银行卡的数据需要保持在4厘米以内,并且保持不动状态才可读取,超过通信距离就无法读取,这也保证了安全性;其次,部分银行卡只能去取卡号的后四位以及身份证号的第一位和末尾位,其余的号码都隐藏处理,所以即使读取也不会带来隐私泄露;再次,想要进行转账付款业务的时候,都需要输入密码,否则无法完成,也保证了安全性。

但是部分IC芯片式银行卡可以被NFC设备直接读取个人信息、账号信息、交易记录并且不做任何加密处理,这就导致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银行应该减少或者加密写入NFC标签的个人隐私信息。如果用户仍然担心NFC的安全性,可以在手机设置中将该功能关闭。

手机支付病毒不容忽视

安全专家还提醒广大用户,相比NFC支付的这些小问题,网购支付用户更该关注手机病毒的泛滥。据《2014第一期手机支付安全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腾讯手机管家截获的病毒包总数:143945个,支付类病毒感染用户总数已达到1126.75万。

腾讯手机管家 NFC

腾讯手机管家安全专家对数万个手机支付类病毒的特征进行归类统计发现,支付类病毒最大特征是表现为静默联网、删除短信、发送短信、读短信、开机自启动。而且手机支付病毒能够偷窃诸如支付宝、淘宝、银行卡的账号密码,导致用户财产损失。腾讯手机管家率先截获的知名的手机支付病毒有“盗信僵尸”“伪淘宝”“窃信密贼”“劫银刺客”等。

为了减少手机支付病毒侵害,建议广大用户安装腾讯手机管家,并定期进行病毒查杀;此外,不要到手机论坛、非安全电子市场下载手机应用。

打开驱动中国APP,了解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