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相对论 索尼全幅单反α900深入技术解析
上篇全国首测 索尼准专业全幅数码单反α900全面解析一文主要从外观及机内处理细节上来分析α900的诸多特性。而本文则通过实际拍摄体验,以及Imatest软件的理性分析对α900做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款全幅面的机型,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莫过于细节的提升以及高ISO的实际表现,从上篇中我们通过对比发现α900并不是很侧重于高ISO的噪点表现,最高ISO也仅为6400。我们在拍摄夜景的时候还是尽量使用了ISO800这样的高ISO,希望可以给读者一个直观的感受。
焦距24mm 光圈F2.8 快门1/15 ISO800 (可点击放大)
在vivid模式下,α900给我们的色彩感受可以说是“惊艳”,色彩饱和度非常高,但绝对不是没有细节。当然不喜好这样的风格的用户可以使用标准色彩模式。
焦距24mm 光圈F2.8 快门1/5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24mm 光圈F2.8 快门1/10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α900使用矩阵测光模式拍摄大光比的场景曝光会略有些欠,可见即使是矩阵测光模式仍然较为偏重中心部分的曝光部分。另外通过实际拍摄感觉α900的自动白平衡并不是很准,有略为偏黄的感觉,白天拍摄则没有这样的情况。
焦距24mm 光圈F2.8 快门1/8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16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同样是夜间的场景仍然觉得有些曝光不足,建议用户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尽量增加曝光补偿,来解决问题。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5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60mm 光圈F2.8 快门1/2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放大查看该图片的全图,树叶边缘非常的清晰锐利,没有出现色散的现象。细节表现到位。
焦距24mm 光圈F2.8 快门1/32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1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64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植物的绿色还原非常真实,暗部的细节保留不是很好,相信打开DR功能后这样的情况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善。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3200 ISO800 (可点击放大)
2460万像素的细节实力在上图中体现的非常好。水泥的细节纹理都有很好的表现,用户可以看得更多。#p#副标题#e#
更多样片
焦距200mm 光圈F2.8 快门1/250 ISO400 (可点击放大)
α900对于肤色的表现非常地到位,特别是女性的皮肤看上去非常的真实、细腻。查看全图的细节过渡较为平缓。
焦距90mm 光圈F3.5 快门1/100 ISO25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5000 ISO2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2500 ISO200 (可点击放大)
焦距70mm 光圈F2.8 快门1/2500 ISO200 (可点击放大)
同时送测得Zeiss24-70mm/2.8镜头无疑是α900的最佳组合。在70mm端可以有极好的近摄能力。配合2.8的圆形光圈背景虚化极佳。如同奶油般化开得感觉。#p#副标题#e#
常规功能测试
α900的读写能力再一次令我们震惊了,写入速度虽快达到了将近27M/s的速度,几乎达到了早期硬盘的水平。读取速度也达到了13.5M/s的水平,鉴于α900的像素极好,拍摄的图片容量普遍在10M以上,这样的性能是必须的。不过我们依然建议用户在购买存储卡的时候尽量购买300X的高速产品。
LCD可视角度测试
正面 |
|
![]() |
|
索尼α900采用了3寸92万像素的液晶屏,这款屏幕已经在多款产品上使用,口碑极佳。不过我们发现它有些略为的偏色,与电脑显示器的实际效果有些出入,并且对暗部的细节表现不佳。可能与相关处理电路有关。 |
|
仰视 |
侧面 |
![]() |
![]() |
换到俯视角度之后显示效果依然出色,在以大角度观察拍摄时也能方便的构图取景。 |
从侧面观看,即使以较大的角度也可以观看清楚,与正面几乎没有区别,值得称赞。 |
#p#副标题#e#
菜单分析
![]() |
![]() |
α900包含了3种不同的测光模式,矩阵、中央重点和点测光,如同在样片中看到事实上即使是矩阵测光相机还是会比较偏重于中心部位的光线情况。 | α900自带了多种创意风格,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色彩喜好和拍摄对象进行色彩风格的调整,在此之余还可以分别对对比度、锐度、清晰度等进行调整。 |
![]() |
![]() |
LCD上显示的拍摄参数可以进行复杂、简单、不显示这三种调整。通常情况下只要使用机顶的小LCD观察参数就可以了,比较省电。 | 索尼目前几乎在所有系列的数码相机上增加了DR功能,作为第一个提出这一功能的品牌,效果自然也是最为出色的。同时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是将高级DR分成5级供调整,将这一功能更加细化了。 |
![]() |
|
索尼本次并未在α900上强化高ISO的表现,包括最高ISO和噪点实际表现都有些差强人意,但愿下一款的新品会有所改进。 | |
![]() |
![]() |
控制菜单主要是对机身硬件的模式进行设定。 | 主菜单分为4类,拍摄参数设置、控制菜单、回放和机身设定。其中第一类的拍摄参数设置可以在LCD上面直接通过Fn键完成。 |
![]() |
![]() |
α900和大部分的数码单反一样拥有自动、P、A、M、S五种拍摄模式。 | 拍摄模式与前几作基本相同没有太大区别。 |
![]() |
|
α900拥有多种不同的驱动模式,连拍、定时自拍等,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多种形式包围拍摄,可以使曝光包围,也可以是白平衡包围、甚至连DR功能都可以包围拍摄。 | |
![]() |
![]() |
在参数设置中最为突出的莫过于APS-C模式的开/关,这个设置主要是保护一部分原来使用APS-C镜头的用户的投资。 | 回放菜单也没有什么变化,基本延续了前作的设定。 |
![]() |
![]() |
照片回放可以选择多种显示的模式,从完整显示照片到参数配合,再就是预览播放相结合的形式。 | 菜单中白平衡的调节从表面上来看和其他品牌的分类并无区别,不过索尼依然有人性化的设置加入其中,每个白平衡模式都可以进行微调,根据实际情况在作调整。 |
![]() |
![]() |
这个就是前面提到的各类微调,可以看到调整的结果直观的显示在LCD上面,非常方便、快捷。 | α900还增加了自定义拍摄模式这样的功能,可以同时保存3种不同的拍摄模式,并且在机身波轮上就可以进行选择。 |
#p#副标题#e#
各档锐度对比
索尼对每一项的色彩风格设置都可以调整对比度、锐度、饱和度等具体参数,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要,非常的深入细致。而其中锐度也是广大用户比较关心的一个特点。
锐度+3 | ![]() |
锐度+2 | ![]() |
锐度+1 |
![]() |
锐度0 | ![]() |
锐度-1 | ![]() |
锐度-2 | ![]() |
锐度-3 | ![]() |
α900由于高达2460万像素,放到100%看全图画面相对比较软。所以机内的锐度提升有一定的必要。事实上从图对比的图中不难看出即使是最高+3的锐度也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当然如果把图片缩小到1200万像素,画面的细腻程度就非常不错了。#p#副标题#e#
成像性能:分辨率测试
我们用α900搭配索尼 Vario Sonnar T* 24-70mm f/2.8 ZA 镜头在F8下拍摄了ISO 12233分辨率标板。设置上使用标准设置。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都超过了2400LPH,如果使用分辨率更高的镜头,可能还会有上升的空间。而用RAW格式拍摄的结果,分辨率方面没有明显提升,读数几乎没有变化。
24mm端镜头中心分辨率测试成绩
可以看到α900在画面中心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达到了2607 per PH (R=2),相机捕捉细节的水平相当之高。MTF方面,机内的数值MTF50达到了2044 LW/PH,软件修正的数值MTF50达到了2373 LW/PH。可以看到,软件得到的MTF分数高于机内的MTF分数,曲线上出现了驼峰现象,说明机内算法对于成像会有一定的锐化。
24mm端镜头边缘分辨率测试成绩
可以看到α900在画面边缘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达到了2550 per PH (R=2),相机捕捉细节的水平相当之高。MTF方面,机内的数值MTF50达到了1888 LW/PH,软件修正的数值MTF50达到了2313 LW/PH。可以看到,软件得到的MTF分数高于机内的MTF分数,曲线上出现了驼峰现象,说明机内算法对于成像会有一定的锐化。
70mm端镜头中心分辨率测试成绩
可以看到α900在画面中心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达到了2607 per PH (R=2),相机捕捉细节的水平相当之高。MTF方面,机内的数值MTF50达到了2044 LW/PH,软件修正的数值MTF50达到了2373 LW/PH。可以看到,软件得到的MTF分数高于机内的MTF分数,曲线上出现了驼峰现象,说明机内算法对于成像会有一定的锐化。
70mm端镜头边缘分辨率测试成绩
可以看到α900在画面边缘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达到了2722 per PH (R=2),相机捕捉细节的水平相当之高。MTF方面,机内的数值MTF50达到了2154 LW/PH,软件修正的数值MTF50达到了2536 LW/PH。可以看到,软件得到的MTF分数高于机内的MTF分数,曲线上出现了驼峰现象,说明机内算法对于成像会有一定的锐化。#p#副标题#e#
成像性能:噪点测试
ISO 100时从Pixel level/255的测试成绩来看,其中代表Gamma=0.603的理想亮度值(蓝色线条)与实际亮度值(绿色线条)基本吻合,而实际亮度值曲线在暗部和高光处有所降低,对于暗部和高光的压制,可以避免细节的损失,并且可以避免出现高光溢出现象。从各个通道的噪点数量来看,中性灰的成绩为0.53%、0.34%、0.61%、0.31%,Z2-5 RGMY通道的平均值为0.48%、0.36%、0.46%、0.31%,蓝色通道和红色通道的数量较高,总体水平较低。
ISO 100噪点情况(Noise、Pixel level/255、Log)
从RMS noise的测试成绩来看,红色通道的噪点值达到了0.1,蓝色通道最高在0.1以下,绿色通道和明度通道都在0.08以下。从噪点数量和颜色来看,红色通道最多出现的是绿色的噪点和蓝绿色的噪点,蓝色通道则是蓝色、绿色、黄色、蓝绿色的噪点为多,绿色通道则是蓝色和蓝绿色的噪点为多,明度通道也是蓝色和蓝绿色的噪点为多。
ISO 100噪点情况(RMS noise、Log、Row3 noise、Noise power)
ISO 6400时从Pixel level/255的测试成绩来看,其中代表Gamma=0.603的理想亮度值(蓝色线条)与实际亮度值(绿色线条)基本吻合,而实际亮度值曲线在暗部和高光处有所降低,对于暗部和高光的压制,可以避免细节的损失,并且可以避免出现高光溢出现象。从各个通道的噪点数量来看,中性灰的成绩为3.79%、2.52%、2.59%、2.12%,Z2-5 RGMY通道的平均值为3.13%、2.20%、2.38%、1.80%,红色通道的数量较高,总体水平普通。
ISO 6400噪点情况(Noise、Pixel level/255、Log)
从RMS noise的测试成绩来看,红色通道的噪点值达到了0.8以上,蓝色通道最高在0.6以下,绿色通道和明度通道都在0.6以下。从噪点数量和颜色来看,红色通道最多出现的是绿色的噪点和蓝绿色的噪点,蓝色通道则是红色的噪点为多,绿色通道则是蓝色和品红色的噪点为多,明度通道也是蓝色和品红色的噪点为多。
ISO 6400噪点情况(RMS noise、Log、Row3 noise、Noise power)#p#副标题#e#
成像性能:色彩倾向与白平衡
从ISO 100的色彩倾向来看,默认设置时α900对于蓝紫色、蓝色、叶绿色、过度红色、红色、黄绿色、桔色、桔黄色具有一定的偏移,可以看到颜色饱和度达到了115.9%,色彩偏移的平均值达到6.22,最大值达到13.7,整体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偏色现象。肤色方面,对于暗肤色和亮肤色具有趋向于红润的颜色倾向。就色彩而言,默认的设置倾向均衡,色彩上具有自己的颜色风格,而对于红色更是有着自己的诠释,呈现特别的风格,这在后面的实拍样片可以验证。
ISO 100色彩倾向
从白平衡偏移的测试成绩来看,ISO 100时具有0.03步长的欠曝,可以忽略不计,测光相当的准确。从白平衡偏移来看,HSV 饱和度的偏差最高达到了0.191,出现在光学密度为1.5的黑色上,色温方面最大误差为-1152,达到+33.1个微度。从实际成像看,自动白平衡存在一定的偏色现象,色温偏高,呈现偏红的现象。
ISO 100白平衡偏移
从ISO 6400的色彩倾向来看,默认设置时α900对于蓝紫色、蓝色、叶绿色、过度红色、红色、黄绿色、桔色、桔黄色具有一定的偏移,可以看到颜色饱和度达到了118.6%,色彩偏移的平均值达到6.96,最大值达到18.4,整体而言,会造成一定的偏色现象。肤色方面,对于暗肤色和亮肤色趋向于红润的颜色倾向有所改善。就色彩而言,比ISO 100稍显鲜艳,色彩上的颜色风格更加明显。
ISO 6400色彩倾向
从白平衡偏移的测试成绩来看,ISO 6400时具有0.13步长的欠曝,可以忽略不计,测光相当的准确。从白平衡偏移来看,HSV 饱和度的偏差最高达到了0.162,出现在光学密度为0.44的中性灰6.5上,色温方面最大误差为-1029,达到+28.9个微度。从实际成像看,自动白平衡存在一定的偏色现象,色温偏高,呈现偏红的现象比ISO 100更加明显。
ISO 6400白平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