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维他命 腾龙28-300mmVC实用评测
第1页:腾龙28-300mmVC简介
人称“一头走天下”的大变焦比镜头通吃广角和长焦,腾龙是此类镜头的始作俑者。28-300mmF3.5-6.3这一规格的镜头经腾龙的几次改良已经达成了数码优化且具备光学防抖功能。
有了防抖功能,300mm端手持拍摄成为现实;配合全幅机身使用,28mm广角的能力也得到释放。目前,佳能、尼康、索尼三大单反厂商都有了全画幅机型,其中尤以1200万相机的尼康D700降价潜力最大,最终降到万元左右的价位似乎是它的最终归宿。
尼康D3搭配腾龙AF 28-300mm |
腾龙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镜头简介:
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首次采用了由腾龙公司自主研发的光学防抖技术,该技术被腾龙称之为Vibration Compensation(简称VC)。Vibration Compensation是一个由浮动镜组、高精度震动检测器以及32bit RISC CPU组成的精密系统,它的减震原理与尼康镜头上的VR防抖和佳能镜头上的IS防抖相同(震动检测器检测出震动——CPU计算偏移量和方向——发送指令给浮动镜组进行位移补偿),可以达到降低3档安全快门的作用。而除了这款腾龙镜头外,目前在相近焦段上只有适马的18-200 OS、佳能的28-300 IS L和尼康的18-200 VR具有防抖功能。
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 |
在具体规格方面,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采用了13组18枚镜片结构(原来的AF 28-300mm F3.5-6.3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A061)为13组15枚),内含XR高曲折率镜片、GM常规非球面镜片、符合非球面镜面、LD低色散镜片以及AD低色散镜片,可谓用料十足。
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 |
该镜头隶属于腾龙公司的Di数码镜头系列,为避免与CCD低通滤镜间的反射现象而特别进行了优化设计。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的光圈叶片数量达到了9枚,最小光圈为F22-40,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49cm(全程),最大摄影倍率达到了1:3。与现役的AF 28-300mm F3.5-6.3 XR Di LD Aspherical [IF] Macro (Model A061)相比,AF 28-300mm F3.5-6.3 XR D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的体积由原来的83.7×73mm增加至99×78mm,重量由原来的420g增加至550g,而其滤镜口径也由原来的62mm增加至67mm。#p#副标题#e#
第2页:VC防抖机制详解
5900多元售价的28-300mmVC在腾龙的镜头群中算是较为昂贵的了,其做工也可看出腾龙倾注了大量心血,整支镜头仅重555克,但其专业的品质却丝毫不减。 腾龙28-300防抖镜头采用了67mm口径的莲花型遮光罩,镜头前端的对焦环较窄,后端的变焦环较为宽厚,在变焦使用过程中十分方便,但前端较窄的对焦环和较短的对焦行程,腾龙28-300防抖镜头特意在镜身上设置了LOCK按钮,肩背相机时镜头由于重力自动伸出,在笔者使用过程中,觉得这个按钮十分有必要,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不必要的磕碰现象发生。
腾龙28-300防抖镜头采用13组18枚镜片结构,内含XR高曲折率镜片、GM常规非球面镜片、符合非球面镜面、LD低色散镜片以及AD低色散镜片,以保证高质量的成像效果,同时尽量降低了镜头重量。
![]() |
防抖机制图解 |
VC抖动补偿防抖原理如下:
1、上图中水平侦测陀螺仪传感器和垂直侦测陀螺仪传感器侦测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振动。经过VC微型计算机转化为数字信号,
2、该数字信号传输至控制电路板,电路板根据数字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流信号,电流信号传输至驱动线圈和位置侦测传感器,
3、驱动线圈带电之后,与前方的电磁线圈产生电磁感应,使VC镜片(即光学补偿系统)反方向受力,并与振动方向做相反方向位移调整,
4 经过3粒钢珠运动减小VC镜片位移产生的摩擦力,减小VC镜片位移的驱动力及增加VC镜片使用寿命。#p#副标题#e#
第3页:镜头细节描述
|
![]() |
防抖和自动对焦推动开关在镜身左右 |
第4页:样片分析:28mm画质对比
![]() |
图注:兼顾广角/长焦、变焦比超过10倍的镜头,像场畸变不可避免 |
![]() |
在28mm端,中心画质在F5.6时达到最佳水平,边缘画质在F8时达到最佳。#p#副标题#e#
第5页:样片分析:300mm画质对比
![]() |
图注:在300mm长焦端也存在明显的枕形畸变 |
![]() |
在300mm端,当光圈收缩至F11时中心画质得到改善,然而边缘画质则任凭光圈怎么变化也没有得到提升。#p#副标题#e#
第6页:28mm端暗角情况:
![]() |
F3.5 |
![]() |
F5.6 |
![]() |
F8 |
在28mm广角端,光圈收至F5.6时,轻微的暗角已经不用在意了。#p#副标题#e#
第7页:135mm端防抖效果极限:
![]() |
我们从135mm端开始测试腾龙28-300mmVC的实用防抖效果,分别对135mm、200mm、300mm三个焦距进行测试。D3放在快门优先档位使用,便于调整快门速度,室内环境较暗,ISO范围在800-4000左右,D3优秀的控噪水平使得高ISO的画质也具可比性。
![]() |
测试者为站姿状态下竖持相机拍摄同一被设体(竖向握机没有横向握机稳),分别以同样的快门速度拍摄两组照片(一组关闭防抖功能,另一组开启防抖功能拍摄),展示防抖功能的实用价值。每个快门速度下均拍摄3张照片,在这三张照片中挑选出一张中间水平的作比对。
![]() |
135mm端在没有开启防抖功能时,我手持拍摄的稳定快门速度是1/125秒(虽然在1/40秒也曾拍清楚过,不过这是在极度屏气凝神外加运气得来的个例,不能算)。当开启防抖功能手持拍摄后,1/60秒、1/30秒、1/15秒这三挡的防抖效果是百分之百的,1/8秒一档有效果但不能完全抵消手抖的影响。综合来看,腾龙28-300mmVC的防抖效果在135mm端相当于可以替代3档半的光圈速度。#p#副标题#e#
第8页:200mm端防抖效果极限:
![]() |
![]() |
200mm端在没有开启防抖功能时,我手持拍摄的稳定快门速度是1/100秒。当开启防抖功能手持拍摄后,1/50秒、1/25秒这三挡的防抖效果是百分之百的,1/15秒一档有效果但不能完全抵消手抖的影响。综合来看,腾龙28-300mmVC的实测防抖效果在200mm端相当于可以替代2档半的光圈速度。#p#副标题#e#
第9页:300mm端防抖效果极限:
![]() |
![]() |
300mm端在没有开启防抖功能时,我手持拍摄的稳定快门速度是1/320秒。当开启防抖功能手持拍摄后,1/160秒、1/80秒、1/40秒、1/20四这挡的防抖效果是百分之百的,1/10秒、1/5秒这两档仍非常有效果。综合来看,腾龙28-300mmVC的实测防抖效果在300mm端相当于可以替代5档的光圈速度。综合全焦段的防抖效果来看,腾龙28-300mmVC的实测整体防抖效果为4档光圈替代。#p#副标题#e#
第10页:实拍样片:山上的香火
实拍样片:
![]() |
图注:焦距210mm、光圈F8、快门1/1600秒、ISO1600 |
![]() |
图注:焦距42mm、光圈F8、快门1/200秒、ISO400 |
![]() |
图注:焦距100mm、光圈F8、快门1/400秒、ISO1000 |
![]() |
图注:焦距85mm、光圈F7.1、快门1/250秒、ISO1000 |
第11页:实拍样片:顶着红伞的婚礼
实拍样片:
![]() |
图注:焦距55mm、光圈F8、快门1/80秒、ISO1600 |
![]() |
图注:焦距35mm、光圈F8、快门1/40秒、ISO1600 |
![]() |
图注:焦距170mm、光圈F8、快门1/200秒、ISO1600 |
![]() |
图注:焦距130mm、光圈F11、快门1/400秒、ISO200 |
第12页:实拍样片:京城难得一见的好天
实拍样片:
![]() |
图注:焦距135mm、光圈F8、快门1/250秒、ISO200 |
![]() |
图注:焦距35mm、光圈F11、快门1/320秒、ISO200 |
![]() |
图注:焦距300mm、光圈F8、快门1/500秒、ISO200 |
胶片时代,28-300mm F3.5-6.3曾是一颗让腾龙“一头吃尽大江南北”的“万灵丹”。数码时代,APS画幅单反的流行废掉了28-300mm F3.5-6.3的广角能力(28-300mm F3.5-6.3没有了“万灵”的本领),在防抖技术遍地开花的情况下28-300mm F3.5-6.3身上的光环顿消!
全幅趋势的逐渐明朗让以28mm起始的变焦镜头如获新生,而采用防抖技术的大变焦比镜头也顺势而生。对于执着于全幅数码单反而手头资金又比较有限的朋友而言,28-300mm F3.5-6.3 XR Di VC可说是镜头搭配的廉价全能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