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之选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对比
精挑细选为家用 富士还是柯达?
“家里想买个数码相机,千元上下就可以了,别太大平时拍拍。” 听过很多如此“简单”的购机需求,有意思的是,每每提问者还略带羞涩。满头雾水之余,一次忍不住逼着相熟的朋友坦白从宽,并且以不帮忙推荐相逼,这才告知是觉得千元左右的相机太低端,甚至找人推荐都有点不好意思,生怕遭耻笑。“无知真可怕...”开心的从另一个角度嘲笑他后,还是得帮忙推荐的。
其实,现阶段数码相机市场与几年前已经大不相同,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跳跃式的发展。由于数码单反的价格一降再降,消费DC的价格区间被普遍压缩到1000至3000的范围,原本只需注重某一方面卖点即可的产品,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竞争。这使得许多厂商开始走“全面发展”的道路,像富士F系列、索尼T系列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许多高新技术也被下放到消费DC领域,这也进一步促成了整体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这就像大家熟知的IT市场,最早的奔腾133或许就要1万元,而现如今酷睿2笔记本也不用这个价格。而数码相机市场这两年的变化,就犹如一个加速版的IT演变史。
富士J150W(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与柯达Z1085 IS(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
所以我们说,价格区间的被压缩及强调综合性能的研发方向,使得千元左右的数码相机早已不是此前寥寥数款的尴尬局面。说百花齐放有点夸张,但想精挑细选得买上一款还是完全能办到的。
综合了一下这一消费群体的普遍需求,除去之前朋友提到的价格和体积问题。我们都认为还应该在应用范围、操控难易度、品牌知名度、成像风格这些方面有所诉求。其中后两者尤其重要,往往在实际的消费行为中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最终,富士J150w及柯达Z1085 IS这两款相机被列入侯选名单。理由很简单,富士J系列是富士公司继强调时尚的Z与崇尚综合性能的F之后,推出的又一经典相机系列,其定位就是以强调性价比为诉求,符合选购需求。而J150w作为其中的代表型号,各项性能指标表现良好外观不俗。千万像素、5X光变、3寸超大LCD居然还有28mm广角和双重防抖功能。同价位相机少有显著超越的。
至于柯达Z1085 IS,首先近一年Z系列在用户中的口碑很好,Z1085 IS则是在定价上比较符合需求的,同样具有千万像素、5X光变,并且支持高清视频拍摄,其配备的1/1.63英寸CCD对成像也有比较大的帮助。
而最重要的,富士与柯达两家,在成像色彩方面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对于此类入门级别的相机,会进行后期处理的用户并不多。较为良好的一次出片率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过尽管缩小了选购范围,朋友还是难以抉择,碰巧手边有这两款产品的偶,只能好人做到底,直接来个对比测试看看哪款更适合他了。#p#副标题#e#
买东西也要看眼缘,外观对比篇
买数码产品其实和相亲差不多,第一眼的感觉很重要,很多时候某款产品的各方面表现其实都符合需求。但就是外观看着不怎么顺眼,最终连了解内在的动力都没有了。富士J150w和柯达Z1085 IS在这一问题上倒是不会令人为难,因为他们的风格实在太迥异了...前者是典型的日系造型,后者则是走得欧化路线。套用一句广告,总有一款适合您..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而言,富士J150w显然更符合他们对目前数码相机的审美,金属拉丝的前面板、3英寸LCD看起来还是很顺眼的。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主观臆断,毕竟柯达Z1085 IS的做工也不多让,看上去虽然厚但捏起来比较舒服。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具体而言,大小和色系对比是最明显的,富士J150w是款银色版本(另有黑色),92.0(W)× 57.9(H)× 22.6(D) mm的机身三围严格意义上不算卡片,但个人认为22mm左右的厚度是保证单手握持手感的底线了,再薄的话,除非双手握持不然就是在“捏”着拍了。在装上电池和存储卡后,机身重量刚刚超过160g,携带起来还是很方便的。至于柯达Z1085 IS,长度与富士J150w相差无几,但高度和厚度上就要超出一些,单独罗列不觉得,比较一下还是要大上不少的。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按键区别上,富士J150w尽可能的简化了布局,变焦杆与快门采用了一体式设计,整个顶部较为简捷,背部由于3寸23万像素LCD的关系,模式拨盘与四方向菜单比较小,手大的朋友可能误操作,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柯达Z1085 IS相对好一些,按键之间的空间较大,不过有得必有失,2.5英寸的屏幕和J150w差距比较明显..不过两者像素相同,还可以接受。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细节部分上,富士J150w在正面的四个棱角部分都做了圆滑处理,四方感不会那么强烈。而细致的拉丝工艺,在免除指纹的同时又能增加摩擦力,使得拍摄时获得稳定手感。而正面左下方的标签也把J150w的特点全部标明:5X光学变焦,28mm广角,1000万有效像素,双重防抖,3寸LCD屏..
柯达Z1085 IS没有那么清楚地标注,不过黑色本身就较为专业,加上IS标签也表明其光学防抖能力的具备,都算不错。也问了朋友的意见,似乎还是偏好J150w一些,但其长辈似乎更看好柯达,看来柯达早前的品牌影响力真的无比强大。#p#副标题#e#
内外兼备很重要,性能对比篇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的硬指标差异不算太大,我们通常关心的像素、光变、防抖等参数基本在同一水准上,如同之前提到的,两者都为千万像素、5X光变、双效防抖(光学+高感)。不过具体到一些项目上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首先,富士J150w配备的是一枚具备28毫米广角的镜头,其等效焦距为28-140mm。对于这一级别的家用相机而言,室内环境与旅游风景照应该是最常见的应用,所以广角的有无还是相当重要的。可以在实际拍摄中提供更大的构图余地。至于柯达Z1085 IS尽管其配备了一枚德国施耐德镜头,但广角端35mm的表现在如今24mm都不罕见的DC市场,还是有些寒酸的。尤其在比较狭小的室内空间,35mm很容易顾此失彼。
富士J150w
不过镜头焦距虽然略逊,但在CCD的选用上,柯达Z1085 IS就要扳回一城了,1/1.63英寸的CCD面积显然好于富士的1/2.5英寸,同为千万像素的两款产品,CCD大的成像自然更有优势,不过这种差距到底有多明显,还是要看实际样张。
其他的话,富士J150w的3英寸LCD算是一大优势,同为23万像素LCD的两款相机,J150w背影显然要靓丽些。回放效果上,两款LCD都还不错,柯达Z1085 IS的强光下表现略好,这倒是有点出乎意料。
柯达Z1085 IS
基本参数
|
||||
产品名称 | 柯达 Z1085 IS | 富士 FinePix J150w | ||
有效像素 | 1000 | 1000 | ||
发布日期 | 2008年01月 | 2008年08月 | ||
总像素 | 1240 | |||
光学变焦 | 5.000 | 5.000 | ||
数码变焦 | 5.000 | 5.700 | ||
相机类型 | 消费 | 消费 | ||
图像传感器尺寸 | 1/1.63英寸 | 1/2.3英寸 | ||
图像传感器类型 | CCD | CCD | ||
感光度范围 | 自动 ISO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8000 | 自动/相当于ISO 64/100/200/400/800/1600/3200 *ISO3200 :3M像素或更低 | ||
镜头
|
||||
等效于35mm尺寸 | 35-175 | 28-140 | ||
对焦方式 | TTL(通过镜头)成像自动对焦系统:标准自动对焦、微距自动对焦、无限远自动对焦和手动;自动对焦区域:连续自动对焦、单次自动对焦、通过镜头 (TTL) 多区域自动对焦(5 个区域)、中心区域自动对焦 | 自动(中心) | ||
镜头结构 | 全玻璃 5 倍 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 光学变焦镜头 | |||
近拍距离 | 广角:20-70厘米,远摄:50-100厘米 | 广角 : 约5cm到80cm 望远: 约80m到1.5m | ||
光圈大小 | F2.8(广角)-5.1(长焦) | 广角端: F3.3/5.2,望远:F5.1/F8.0 | ||
防抖性能 | 光学防抖 | 否 | ||
对焦范围 | 60cm-无限远(广角),2m-无限远(长角);风景模式:10m-无限远 | 广角:约60cm到无穷远望远:约1.2m到无穷远 | ||
性能
|
||||
快门速度 | 自动:8?1/2000s,手动:8?1/1000s | 8秒到1/2000秒(根据拍摄模式不同) | ||
连拍 | 支持 1.7fps,最多连拍3张 | 前3张连拍(最快1.7fps) | ||
白平衡 | 自动、预设(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户外阴影) | 自动 手动(晴天,阴天,荧光灯(日光,暧白,冷白),白炽灯 | ||
曝光控制
|
||||
曝光模式 | 程式自动曝光,手动曝光 | 程序AE | ||
场景模式 | 肖像、夜间肖像、逆光、风景、夜间风景、烟花、海滩、雪景、运动、孩童、花卉、文字/文档、静音/博物馆 | 风景,运动,夜景,自然光,沙滩,雪景,烟火,日落,花卉,聚会,博物馆,文字,手动 | ||
测光 | 多点模式、中央重点和中心点 | TTL 256区测光 | ||
闪光灯
|
||||
相机闪光灯 | 内置 | 内置 | ||
有效闪光范围 | 0.6-5.9m(广角,ISO 140),0.6-3.2m(远摄,ISO 400) | (ISO 400): 普通:广角:约60cm-3m 望远:1.2m到1.9m 微距:广角:约30cm-80cm 望远:0.7m到1.5m | ||
闪光模式 | 自动、防红眼预闪、补光和关闭 | 自动红眼修正关:自动、强制闪光、禁止闪光、慢同步自动红眼修正关开:减轻红眼、减轻红眼+慢同步、禁止闪光、减轻红眼+慢同步 | ||
外置闪光灯接口 | 否 | 否 | ||
取景及显示
|
||||
液晶屏尺寸 | 2.5 | 3 | ||
液晶屏象素 | 23万像素 | 23万像素 , 低温多晶硅 TFT LCD, 覆盖率约97% | ||
可旋转液晶屏 | 否 | 否 | ||
存储及连接
|
||||
存储卡类型 | SDHC/SD | SD/SDHC卡 | ||
内置存储容量 | 58MB | 24MB | ||
图像分辨率 | 3648×2736,3648×2432,3648x2064(16:9),2592x1944,2048×1536,1800x1200,1920×1080(16:9),1280×960 | 3,648 × 2,736 (10M) 3,648 × 2,432 (3:2 format) 2,592 x 1,944 2,048 × 1,536 1,600 × 1,200 640 × 480 | ||
数据接口 | USB2.0 | USB2.0 | ||
最高分辨率 | 3648*2736 | 3648*2736 | ||
其他特性
|
||||
其他特性 | 相机内置裁切功能,柱状图功能,全景拼接模式 | |||
自拍 | 支持 10秒延时、2张自拍 | 约10秒或2秒钟延迟 | ||
附带软件 | 柯达 EASYSHARE 软件和相机驱动程序 | |||
随机附件 | 柯达数码相机锂充电电池KLIC-8000,USB电缆,腕带,柯达EASYSHARE软件入门指南,适用于可选购的柯达EASYSHARE相机底座和多功能底座打印机的专用相机适配插件 | 锂电池NP-45 电池充电器BC-45 手带 A/V电缆 USB电缆 CD-ROM : FinePixViewer-S / FinePixViewer 用户手册可选配件:电池充电器 BC-45 AC电源适配器 AC-5VX | ||
电池类型 | AA电池*2/可选:CRV3电池,KLIC-8000电池 | 专用锂电池NP-45 | ||
外形尺寸 | 89.5*39*64.3mm | 92.0(W)× 57.9(H)× 22.6(D) mm | ||
产品重量 | 164 g | 146g(不包括附件、电池和存储卡) |
参数对比#p#副标题#e#
好看还要好用,操控难易度对比
除去性能上的差异,数码相机的实际使用感受也是必须说明的部分。诸如快门时滞、实际续航力、菜单调整的难易度这些参数表上看不到的内容,某种意义上更能反映厂商的诚意。富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错,F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次J150w同样令人满意,产品开机需要常按顶部电源键1秒左右,有效的避免了误操作。其模式转盘放置在背部的设计,单手时大拇指操控还是比较方便的。尽管由于LCD的面积问题,导致按键面积不足,但按压的手感还是不错的,常用功能还是维持了一键调整。
由于定位原因,J系列没有配备富士经典的"F"菜单,原本以为诸如白平衡、ISO这些设置调整起来会变得麻烦。不料结果却大相径庭,富士的设计师重新设计了Menu菜单,有效简化了结构,这些常用选项在一级目录下就能找到。相比较之下,柯达的就有些特别,并没有使用常见的四方向键对应闪光、微距等的设计,而是重新布局,类似功能如微距是在拍摄画面使用单纯的方向键在屏幕上直接选择调整。虽然不用进入菜单,但由于屏幕面积不大,室外环境设置起来并不轻松。
富士J150w
柯达Z1085 IS
小小的抱怨下柯达Z1085 IS的快门触感,对焦完成时我们说的第二阶段快门有些硬,往往自我感觉应该拍到了,但实际还没有拍。在一些慢快门的情况下,最后用力一按就导致画面整个糊掉。而富士J150w这方面要好一些,硬度比较适中。其他方面,在变焦速度、开关机时间等细节上,两款产品的表现都差不多,可以说是不相伯仲。
富士J150W
柯达Z1085 IS
但这种平衡在电池问题上被彻底打破,可以看到,富士J150w使用的是一款3.7v 740mAh的锂电池,能够拍摄三百张左右,而柯达Z1085 IS则是使用的AA电池。是的,富士的这块锂电池容量算不上大,而且不少用户觉得AA电池购买方便,随买随用更简单。
起初笔者也是这样认为,但在为柯达Z1085 IS购买的四节AA电池轮番上阵也只顶过30分钟后,这一想法被彻底颠覆。原来是Z1085 IS对电池电压有要求,普通的1.5v AA电池无法胜任,将无法开机的电池放入别的设备都显示电量充足。但如此一来,原本的便捷性优势就荡然无存了,试问在各大旅游景点我们上哪里去买柯达的专用电池...
好了这里更多的还是说了一些问题,不过总体来说两款相机的操控感觉还都是不错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实际的样张表现。#p#副标题#e#
实战样张之色彩风格
之前也提到了,富士与柯达两家在数码相机尤其是消费级产品上,都拥有很好的色彩表现力,这也是业界公认的。两家在胶片领域的成就,也使得起产品在色彩表现上的掌控更为精准,颜色鲜艳而养眼,给人很舒服的感受。这与一些单纯调高饱和度来突出色彩的产品是完全不同的。实际的样张表现也验证了这一点,富士J150w颜色更浓郁些,其对绿色 蓝色的表现比之柯达Z1085 IS更好,而后者在红黄色系上突出的比较明显。
富士J150w
柯达Z1085 IS#p#副标题#e#
实战样张之广角
富士J150W和柯达Z1085 IS的变焦范围分别是28-140mm和35-175mm,从参数上看富士显然会多出不少。实际拍摄效果,广角端J150w可拍摄区域大出许多,同样的拍摄位置能够获得更多的内容。视角差异明显。 下图为笔者在同一位置使用两台相机的广角端分别拍摄的样张。
富士J150w(左图) & 柯达Z1085 IS (右图)
样张
类似构图使用柯达Z1085 IS就无法完成了,因为实际的拍摄地点背后是条河,已经退无可退,此时广角的优势就很明显了。#p#副标题#e#
实战样张之色散
在色散表现上,富士J150w的要明显好于柯达Z1085 IS。下图中,J150w在28mm广角端的表现与柯达Z1085 IS已经不相上下,其边缘部分甚至还要更好。Z1085 IS在边缘部分的高反差区域,还是出现了薄薄的紫色痕迹。
富士J150w (左) & 柯达Z1085 IS (右)
对比样张
同样是28mm对35mm,这一次由于楼宇的色彩与天空反差不那么明显,两者的色散情况都相当不错。即便在画面的边缘部分,依然没有明显的色散现象发生。
对比样张
对比样张#p#副标题#e#
实战样张之噪点
两者的感光度范围比较接近,富士J150w配备了从ISO64-ISO3200的感光度,但最高档ISO只有300万像素,实际测试中我们并未放入,只是挑选了两者共有部分。柯达Z1085 IS唯一的不同则是最低ISO为ISO80,且最高ISO3200时候支持全像素。
在100%局部截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台相机在ISO200以下的表现都相当出色,画面洁净,细节完好。增加到ISO800后,两者的噪点控制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格,富士J150w坚持保留细节,即便会有颗粒出现也没有进行明显的降噪。而Z1085 IS则是典型的油画式降噪,这在ISO1600时候相当明显,出现了色彩化开。应该说,在ISO200以前,两者效果不相上下,ISO400-800富士细节保留更好。但到ISO1600以上时候,柯达的“油画”还是比满屏的噪点更有用些,当然,此时都要缩小才能使用。
原图
ISO对比图#p#副标题#e#
各有千秋 很艰难的选择
完成了从外观到性能的逐一比对后,对于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的认识也更深了一层。富士J系列确实是一个注重性价比的系列,像J150w现在千元出头的售价上,具备广角、双重防抖、3寸LCD的表现实在不多见,最重要的是,这款相机的实际操控与成像与其硬指标一样令人满意。无论色彩、细节表现、噪点控制都完全符合朋友的需求。不过柯达Z1085 IS表现也相当不错,如果不是因为电池问题,同样相当具有竞争力,当然如果皮您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另外购买这款相机的专用锂电池。
富士J150W与柯达Z1085 IS
最终,朋友选择了富士的这款J150w,实际使用后也是比较满意。所以说,现阶段的数码相机产品,在千元左右也是有很多不俗选择的,用户还是应该精挑细选一番,这样才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产品。欢迎进入质美价廉的数码相机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