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对抗 索尼W170与尼康S610对比评测
作者:Lancer
引言:从今天这篇文章开始,将会形成一系列有群众特色的DC横评文章,不单只是提供更有特色的文字,我们甚至要让任何一个网友都有发言的自由。今天的两位主角分别是索尼W170(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和尼康S610(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同为价格适中的大变焦广角卡片机,也是目前大多消费者最关注的广角机型。由于厂商纷纷跟风,产品同质化严重,比较起来有一定困难。让大家轻松体会两款相机的各自优劣,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
索尼W170和尼康S610
注:为了让大家对着两款机器的表现有更直观的认识,本次对比依旧采用最直观的打分形式,总分为10分,分为五个阶段进行评分。其中外观、附件及包装占2分,操控占2分,性能实测表现占2分,样张表现占4分,总分之外附加分1分,基本评分精确至0.1分。#p#副标题#e#
外观对比及开箱实拍:
卡片机的外观设计思路,是在方寸之间做大文章,整体风格大同小异,其正面大部分位置留给了镜头,很少会有额外的装饰。正因如此,大厂设计卡片相机时,在细节上更为讲究,手感、做工以及按键排布都会各显能耐,这也是最容易体现差距的地方。
1. 整体外观
索尼W170和尼康的S610均采用金属机身设计,表面也都经过拉丝处理,但前者边角风格圆滑,而后者风格锐利。至于品牌标识和系列代号的设计与安置也都能体现两家厂商不同的风格理念。此外需要提醒大家,索尼W170有黑、银两色版本,而尼康S610也提供银、红两种颜色机身备选。
索尼W170和尼康S610
2. 镜头对比
索尼W170采用一颗28-140mm焦距的5倍光学变焦卡尔蔡司镜头,而尼康S610则采用28-112mm焦距的4倍光学变焦尼克尔镜头,二者均具备光学防抖功能。至于两颗镜头的实战表现,我们会在之后的实测环节中将有详细评述。
(左:索尼W170,右:尼康S610)
3. 机身顶部
索尼W170和尼康S610的机身顶部设计都很简洁,仅保有电源开关和快门按键,而且二者扩音器也都以三个小孔的形式呈现。但W170侧面包围的金属条对比S610的金属一体机身,略感有些山寨。而且W170的电源按键下凹,感觉有些生硬,S610的电源开关和快门手感则更为舒适。
索尼W170和尼康S610#p#副标题#e#
4. 机身背部
我们继续来关注两款相机机身背后的细节,不得不说,机身背面的设计明显是尼康S610胜出。相比之下,尼康S610背面的功能按键布局更为简洁,而且空间更为宽裕。而索尼W170的模式转盘与多向选择键并未如S610一样整合到一起,因而多占了一部分位置。
索尼W170和尼康S610
此外虽然W170的2.7寸LCD相比S610的3.0寸LCD更能节省空间,但很遗憾W170的屏幕边框宽大且外凸,反而占用掉更多空间,使得按键区捉襟见肘。尤其遗憾的是,W170的按键细小,模式转盘阻尼感过强,且其余按键键程偏短,实际操作起来用户的手指会很吃力。而S610的模式转盘阻尼感适中,其余按键弹性良好,让笔者相当欣赏。
(左:索尼W170,右:尼康S610)
除了必备的闪光灯加对焦辅助灯组合之外,索尼W170还特别提供了光学取景器的设计,不过依笔者个人体验后感受,这一设计除了徒增成本之外,并不能为消费者实际使用带来多大方便。
取景器#p#副标题#e#
5. 机身侧面与底部
索尼W170机身两侧设计简单,没有任何功能按键或插槽,仅在机身左侧标注其变焦倍数,而右侧则留出挂绳位置;尼康S610的侧面风格与其类似,仅在机身右侧多出A/V以及USB接口,隐藏在挡板背后,但对于不留长指甲的用户来讲,打开这个挡板会有点吃力。
索尼W170和尼康S610
W170与S610机身底部均安排有金属材质的脚架螺孔。此外W170的数据线接口也安排在机身底部,可以接驳USB或AV OUT线。
(左:索尼W170,右:尼康S610)
索尼W170使用NP-BG1锂离子电池,但并未标注实际规格,实测继航能力约在200张左右,而尼康S610采用一颗3.7V 1050mAh的EN-EL12可充电锂电池,实际续航能力约在290张左右。比较下来,索尼W170在继航方面表现要逊色一些。
底部及电池
底部及电池
#p#副标题#e#
6. 开箱实拍
与大部分索尼数码产品的包装类似,索尼W170的包装简洁得有偷工减料的嫌疑,从成本和空间利用来讲这样的设计当然更符合时代需要。不过W170的包装盒纸质偏薄,相比尼康S610的包装来说,受损的风险更大。尼康S610的包装很好的体现了厚重感,无论是包装的印刷细节还是牢靠程度都让人满意,但在体积上却足足比索尼W170大出2/3,储藏起来要多占不少空间。
(左:索尼W170,右:尼康S610)
索尼W170的包装盒内分为简单的两层结构,上层放置相机保修卡、软件光盘、宣传册、说明书等,下层当中,相机、充电器、电池以及多功能数据线被小格隔开,其中多功能数据线具备USB传输和AV OUT双功能,是比较方便的设计。
索尼W170包装盒及配件
尼康S610包装盒内部与索尼W170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它放置保修卡、软件光盘、说明书的纸盒是分体式结构。盒子下层同样是相机、充电器、电池、USB数据线以及AV线。
尼康S610包装盒及配件
评论及打分:
评分表
#p#副标题#e#
操控感对比:
对于一般网友来说,在挑选数码相机时,往往容易忽略掉其操控感,而且这也是现今大多数码相机评测中的盲区。何谓操控感?不单只是包括相机本身的手感,同时也涉及到相机UI的亲和度、菜单设计的上手度以及便捷性,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下面我们就针对一般用户最常应用的几个操作,来分析对比两款机器在操控感表现上的不同。
1. 拍摄模式切换
首先来比较一下功能转换的菜单设计及操作。索尼w170由于模式转盘为独立设计,因此切换功能只需转动转盘一个步骤即可。而尼康S610需要先按下MODE键进入场景选择模式,然后用户转动转盘选择相应模式并按下OK键确认操作,共需三个步骤,更为耗时。操作步骤比较结束,自然需要关心一下这两款机器的功能模式有什么不同。而索尼W170拥有自动/程序自动/轻松拍摄/活动影像/场景选择等多种功能模式,尼康S610则提供了自动、笑脸、运动儿童、场景、场景自动选择、声音录制、短片等功能模式。虽然都没有提供手动挡,但W170拥有P档还是比S610略多了一点自由度。
操作界面
索尼W170提供有夜景/夜景人像/柔和快照/风景/高感光度/笑脸快门等多种预设场景模式,而尼康S610也提供多达17种预设场景,可以应付更多不同场景拍摄需求。不过更让笔者关注的是其“智能场景自动选择”模式,可以依据周围环境自动切换到最合适的场景模式,对不善于调校参数的用户来说是很方便体贴的设计,连选择场景也省了;而索尼W170的也有类似于S610的设计,在自动模式下,用户进入拍摄菜单可以打开“iSCN”选项,也就是场景识别功能,设置为“自动”机器在夜景或背光条件选择最佳设置进行拍摄(可以理解为只识别逆光和夜景),而设为“高级”可以在前一项基础上额外多拍一张照片以供用户挑选。比较下来,尼康S610的预设场景更为丰富多样,更智能。关于两者智能场景模式的识别率,我们在之后的实测环节有专门比较。
操作界面
2. 照片管理
照片回放可以说是用户最常用的操作了,操作自然是力求简便。尼康S610设立了独立的照片回放与删除按键,按下回放键即可进入回放界面,此时用户按下变焦放大按键可以缩放照片,按下变焦缩小按键可进入缩略图模式,一屏最多可同时显示25张照片;按下MENU键可以进入播放菜单,尤其是同时删除多张照片必须进入播放菜单方可操作;直接按下删除按键则可以对单张照片进行删除操作。此外,尼康S610在回放照片时,显示屏所显示照片信息相当有限,仅包括拍摄时间和照片编号等。
操作界面#p#副标题#e#
索尼W170与S610相比,也是一键进入回放界面,其播放菜单设置明显比S610细化,更多的考虑到了用户使用方便度,比如说在照片管理方面,用户可以通过“人脸筛选”来搜索照片(仅针对开启脸部识别功能时所拍摄照片有效),同时W170也提供对照片后期加工的功能,细节设定考虑得相当周到。但实际操作起来,W170删除单张照片需进入菜单操作,反倒是同时删除多张照片时操作要比S610简便。至于回放界面所显示的照片信息,W170要丰富很多,快门时间、ISO以及直方图都可直观的在屏幕上显示。
操作界面
3. 拍摄菜单
进入尼康S610的拍摄菜单相当方便,只需要在拍照模式下,按下S610按键区左下角的MENU键即可。所提供可供调整的参数包括图像模式、白平衡、测光、连拍、ISO感光度、色彩选项、AF区域模式和自动对焦模式共8项,由于屏幕大小限制,因此菜单分两页显示。实际操作时,再次显示出了尼康S610的多功能转盘的便捷,既可通过按下转盘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移动光标和进入菜单,也可通过转动转盘移动光标,按下转盘中央的OK键执行操作。但是操作结束后仍返回到拍摄菜单,用户如果需要返回到拍摄界面,还是要再按一次MENU键才行。在设置菜单界面,用户随时可按下变焦放大键查看功能提示,但这一设计过于隐蔽,极易被一般用户遗漏。
操作界面
如要进入索尼W170的拍摄菜单,同样是按下机身上的MENU键,选项设置与S610大同小异,不过我们可以在其中发现,索尼w170额外配置了D-R优化器,开启之后可以有效的优化机器的动态范围。而且索尼W170的菜单有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它在切换每项菜单时,屏幕上都会有额外的功能说明,让用户了解其具体用途,对于初心者而言无疑更有帮助。
操作界面
#p#副标题#e#
4. 快捷操作
与大部分普通数码相机相同,索尼W170和尼康S610均可以通过多向选择键的四个方向键来开启微距、闪光灯、延时拍摄等功能。唯一不同的是,尼康S610的右方向快捷键为调整曝光补偿,而索尼W170的上方向快捷键为切换屏幕显示参数。
操作界面
此外,W170对比S610还多出两个快捷键,分别是HOME按键和幻灯片回放按键,前者可以进入类似PSP的XMB菜单进行一些媒体播放操作,用惯了PSP的用户一定会倍感熟悉;而后者顾名思义,可以让用户以幻灯片模式浏览已拍的照片,实际实用性不高但可以用来耍酷。这里需要留意一下索尼W170的HOME菜单,在笔者看来这一设计值回不少票价。按下HOME按键之后,用户可以进入HOME界面看到索尼近年来大出风头的XMB菜单,用户可以直接在其中进行回放、幻灯片、打印以及调整设置等所有操作,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款相机的用户,也可以通过HOME界面了解其全部功能。
操作界面
评论及打分:
评分表
#p#副标题#e#
性能实测对比:
横向评测的精髓,最关键在于一个“比”字,这个对比的过程,不仅局限于参数的纸上谈兵,孰强孰弱还是要手下见真章。在下面的环节,我们将以实测的形式,来验证两款相机在重点项目上的功能表现,既展现对比,也表现测试过程,让大家心中有数。
1. LCD实拍对比
索尼W170和尼康S610都采用大屏设计,选择它们的用户自然十分关注其屏幕表现。尼康S610采用3.0英寸23万像素带防反射涂层的宽视角TFT LCD 显示屏,而索尼W170仅为2.7英寸23万像素液晶屏,从参数我们可以得出直观结论,S610的屏尺寸和可视范围更为优胜,而W170则在画面细腻度上占优,究竟是否如此,请看下两者的实测表现。(两款相机显示屏亮度均设置为出厂预设值)
拍摄界面
经过上面的实拍比较,可以明显看出,由于S610的屏幕点距较大,因此在物体的边缘部分锯齿现象更为明显,相对来说W170的画面表现的确更为细腻。进一步比较其正面显示效果,二者屏幕的锐度表现比较接近,但S610没有多少偏色的情况,而W170的屏幕色彩偏冷。
拍摄界面
上方斜45度实拍比较:索尼W170的显示效果明显下降,很难分辨细节,尼康S610仍可明显看出模型胸口的英文字体。
拍摄界面
侧面斜60度实拍比较:二者画面明暗层次都有所下降,虽然受到反光影响,不过比较下来可以认为二者效果差别不明显。
拍摄界面
下方斜45度实拍比较:索尼W170几乎看不到屏幕画面,尼康S610画面偏灰但仍可分辨。综合前面表现,尼康S610的屏幕可视范围的确胜过索尼W170。
#p#副标题#e#
2. 广角端与长焦端对比
同为广角卡片机,索尼W170在广角端最大光圈为F3.3,长焦端最大光圈为F5.2,尼康S610在广角端最大光圈为F2.7,长焦端最大光圈的F5.2,通俗来讲,同等条件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充足,拍摄自由度也更大。而且W170焦段为28-140mm,S610焦段为28-112mm,前者具备5倍光学变焦,而后者为4倍光学变焦。下面我们将通过两款机器广角端与长焦端的实拍过程,对比两机的实战表现。(索尼W170设为P档,尼康S610设为拍摄模式,两机均设置ISO 100,固定于三角架上,从同一位置拍摄)
广角端对比:
(右侧样张,上:索尼W170,下:尼康S610)
从上图实拍对比部分可以看出,W170和S610的28mm广角,在同一位置取景范围几乎没有区别,其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长焦端对比:
(右侧样张,上:索尼W170,下:尼康S610)
索尼W170的5倍光学变焦,最大可以达到140mm焦段,在表现远处风景时,的确要比尼康S610的4倍光学变焦更具优势。#p#副标题#e#
3. 微距实测对比
跟上一环节相同,我们又对索尼w170和尼康S610的微距对焦范围进行实测对比。此环节我们使用直尺测量两款机器的最近微距距离,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校准误差。(索尼W170和尼康S610均开启微距模式,单点对焦,设置ISO 100,手持从同一位置拍摄,取最短对焦距离测量)
拍摄界面
此部分测试我们选取模型眼部为对焦点,索尼W170测试结果取平均值为7cm,尼康S610测试结果取平均值为3.5cm。索尼W170微距范围官方数据为10cm,实测表现与理论数据存在一定误差,考虑到有可能存在对焦点偏移的情况,索尼W170的实际微距能力应在8到10cm之间;而尼康S610微距范围官方数据为3cm,实测结果与理论数据偏差较小,而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尼康S610在小幅变焦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其最近微距距离。总体来说,尼康S610的微距能力的确更胜索尼W170。
操作界面
4. AF模式实测对比
索尼W170提供了多重AF(9点)的设计,而尼康S610自始至终仅支持单点AF。测试时间为下午3时,天空晴朗略有云,光照充足但不强,被摄物体为石台上的铜鼎。铜鼎表面花纹繁多,W170的9个对焦框均成功对焦,而S610则是单点对焦,如图所示。W170的多重AF设计,可以帮助初心者更好地锻炼构图能力,是很实用的设计。
(左:索尼W170,右:尼康S610)
#p#副标题#e#
5. 智能场景模式对比
对于数码相机的入门用户来说,在碰到风景、逆光、近距拍摄等特殊情景时,往往手足无措,这时候相机厂商预置的场景模式就有了用武之地。在这方面,尼康S610和索尼W170各自有所长,尼康S610的“智能场景识别”模式可以自动侦测现场环境并转换到合适的场景模式,而索尼的场景自动识别模式则仅提供夜景和背光等恶劣条件下的优化设置。因此我们在这里重点比对二者在逆光条件下的场景识别能力,至于尼康S610在其它场景下的识别率我们将进行单项测试。请大家注意图中标识位置的图标,它表明索尼W170和尼康S610均成功转换为背光模式。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p#副标题#e#
尼康S610“场景自动选择”模式单项测试:由于条件限制,笔者仅测试了常用的风景与微距模式,当面对远处草坪取景时,S610在一秒之内便自动转换为风景模式,而当近距离取景草坪上的叶片时,成功转换为微距模式的概率为60%,考虑到周围色彩环境的影响,如果是拍摄色彩对比强烈的背景,场景识别率会大幅提升。
操作界面
操作界面
评论及打分:
评分表
#p#副标题#e#
样张对比环节:
广角端对比
由于索尼W170和尼康S610都配备28mm的广角镜头,因此在拍摄风景和大的建筑物时,有很好的表现力。广角端的实拍表现在之前实测环节已有对比,在这里我们着重对比其细节成像能力。请大家注意下面一组样张局部截图中铜鼎的铭文部分,索尼W170的样张中已几近不可辨识,但尼康S610仍依稀可见花纹,尼康S610在这里依旧体现出了成像锐利的优势。此部分样张的拍摄是与实测对比环节同时进行的,天气状况良好,室外光线充足,两款相机均设置为程序自动,ISO为100。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局部100%样张截图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长焦端对比
看罢广角端的成像对比,想必大家也很关注两款机器在长焦端实拍时的细节表现。在这一环节尼康S610是否能延续上个回合的优势呢?对比下面一组样张与100%截图,尼康S610的样张中,铜鼎耳部的沟回边缘锐利,金属表面的划痕和气孔也可清晰辨识,而索尼W170的样张则依旧如雾里看花,对比之下尼康S610在长焦端的细节成像也依旧胜出。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局部100%样张截图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p#副标题#e#
逆光环境
下面一组逆光环境下所拍摄的照片,在色彩表现上有很大的不同,索尼W170样张整体色调偏冷,而尼康S610样张色调偏暖,总体来讲W170样张的高光部与暗部反差更接近真实表现。但这里要特别提到两款机器对于逆光时紫边的控制,表现都很难让人满意,毕竟对于两款价格不高的卡片相机来说,我们不可能要求它们尽善尽美。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对高光部分表现
拍摄下面一组样张时正值下午两点,室外光线相当充足,阳光斜射到假山上。在此环节,笔者特意开启了索尼W170内置的D-R优化功能,而尼康S610保持原设置不变。索尼W170很好的表现出了假山石上被清水浸润过后的湿润感,水流飞溅的效果很贴近真实。但W170样张墙壁处曝光过度,尼康S610对于局部过曝情况有更好的抑制。之前我们曾提到索尼W170的D-R功能在高对比度场景下可自动调整曝光及对比度,对画面的优化效果明显,看来尚待考验。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色彩对比
相比尼康S610,索尼W170的在色彩还原方面有更好表现,关于这一点,实际在之前的样张对比环节大家可能已经有所体会。我们注意观察第一组样张中,墙壁砖块与泥灰的色彩,W170明显表现更为厚重一些。而在下面第二组样张当中,尼康S610整体色彩明显偏紫,而下一组铜像雕塑的样张当中,索尼W170样张的色彩更接近真实铜像的金属光泽。如果说细节成像是尼康S610占优,那么索尼W170的色彩还原效果也值得自豪。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p#副标题#e#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微距对比
索尼W170在微距模式下最近拍摄距离只有10cm,对比尼康S610的确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在把握好对焦距离之后,其锐度依旧相当理想,而且细节表现也很丰富。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室内环境
室内和夜晚都是光线环境很复杂的地方,对于相机的白平衡能力是很大的考验,索尼内置新型BIONZ处理器,而尼康S610则仰仗其EXPEED处理器,在被摄物体的色彩还原方面均有良好表现,但整体色彩风格依旧存在差异,索尼的照片色彩表现更鲜明一些。下面一组照片均设定ISO 100,在手持条件下拍摄。
(样张——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p#副标题#e#
夜景
夜景拍摄一向是入门用户使用相机的难点,对于相机的参数设置也更为讲究,对于高ISO下相机的成像能力和噪点控制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在下面的环节,我们从ISO200到ISO1600逐一进行对比,以下4组样张均为手持拍摄,相机均设为程序自动,并开启光学防抖,其中索尼W170特意关闭了D-R优化器。
ISO 200对比:索尼W170的样张中远处灯光通透,而尼康S610样张进光量有些不足。值得一提的是,两款机器在广角端拍摄时均成功通过了仅1/4秒的快门速度挑战,这点难能可贵。
(ISO 200 样张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ISO 400对比:索尼W170的样张中噪点明显增多,且画面细节丢失严重。但论起画面明暗部分的对比,索尼的效果更接近真实表现。
(ISO 400 样张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ISO 800及ISO 1600对比:当上升到ISO 800以上之后,对两款机器的成像能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尼康S610依旧比索尼W170有更好地噪点控制表现,但实际成像效果也大幅下降。不过在ISO 1600设置下,透过橱窗拍到的这组样张倒让人有些惊喜,在周围光线环境不是太恶劣时,两款相机在高ISO下的成像效果还是能满足不少用户的。
(ISO 800样张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ISO 1600 样张对比——前:索尼W170,后:尼康S610)
评论及打分:
评分表#p#副标题#e#
总评:
在这之前的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当中,笔者一直与索尼W170和尼康S610这两款相机朝夕面对,原本对这两款相机只是有模糊的印象,在经过这个过程后对二者了解自觉更为深刻。在参数上两款相机有先天的不同,在市场上二者也有近500元的价差,但单纯功能或是价格并不能决定任何一者的成败。因此我们在10分的总分之外还特意留出1分的附加分,以供对整体评分有所补正。
评分表
一路对比下来,索尼W170的功能设计考虑更为体贴,照片色彩更贴近大众用户审美,低价也可留住低消费用户。尼康S610机身做工体现大厂风范,大屏设计更为考究,锐利成像和超近微距也能讨用户欢心。如果对笔者的一家之言抱有疑虑,您也不妨来关注下本次评审团的“团评”,作为您选择时的进一步参考。
评分表
推荐用户
索尼W170:接触摄影有一定时间,对相机外观有较高要求,喜好艳丽色彩表现的时尚一族。
尼康S610:注重相机易用性,讲究细节表现,初上手的摄影新人或家庭用户。
索尼W170和尼康S610
后记:小K是一个办公室普通白领,长期过着两点一线、频频加班、周末睡大觉的生活,朋友聚会和旅游几乎是他闲暇时刻仅有的娱乐部分。尽管生活单调,但小K还是很满足于现在这种忙里偷闲的生活,特别是当他有了写博客的习惯之后,他更加觉得自己应该买一台数码相机,把平时开心的瞬间记录下来。怎么买?自然先是上网搜索一通了解资讯了,互联网时代谁都知道有问题先百度。可当小K在网上浏览了一个小时之后,他彻底体会到了被海量信息淹没的感觉,同一款相机,往往有十几个站点的评测,褒贬皆有之,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令人无从取舍。无奈之下,他还是参考身边一些朋友的意见,在某位据说是高手的朋友指引下,买了一款他曾在电视上看过广告的普通相机。
且不论小K与相机的故事有什么后续发展,但小K的情况在现实当中并非特例,毕竟像他这样以非专业爱好者的身份购买数码相机的网友数量极多,每个人都会在“选购”这个环节碰到麻烦。在不了解产品的前提下,消费者多数只能对价格有浅显的概念,那些对于相机参数长篇累牍的专业分析,对于消费者来说往往如同天书。在这个环节,我们无奈的发现,在消费级电子领域,消费者往往并不需要高专业性的指引;简明易懂的话语,反而更能提供说服力。
哪里有呼声,哪里就有响应。浅显的道理摆在眼前,我们需要用行动去将它实现。“比较”是永远的话题,也可以拨开我们眼前的迷雾。希望我们这一系列横评,可以真正成为为读者排疑解惑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