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认准 一般人绝不会买的相机盘点
第1页:谁是少数派?
在数码相机的世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异类,它们因为身价高昂而乏人问津,却又因为身怀绝技而备受瞩目。这些相机或是因为价格昂贵,或是因为设计过于偏门而很少会有个人去选购,在生活中难得一见,我们特地选出如下六款相机来和大家一同了解少数派背后的故事。
谁是少数派? |
少数派们的设计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佳能EOS 1DsMark3在高端全幅机像素争霸战中一直稳居第一,直到今年α900和D3X的推出才暂时的被人超过;而号称“色彩的皇帝”的徕卡推出的可更换镜头旁轴数码相机M8.2在爱普生RD1停产之后更是独一无二的此类相机中的一根独苗;三大副厂中唯一具备机身研发能力的适马在并购了X3之后又成为了三大副厂中唯一具备传感器生产能力的厂家,所推出的使用X3传感器的SD14和DP1/2也都是业内和广大爱好者们极为关注的产品。
然而关注是一码事,购买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比如佳能的1DsMK3,堪称135全幅数码单反机身难以逾越的巅峰,但是接近5万的售价,除了商用或者行业用户之外,恐怕即便是最狂热的发烧友,在砸锅卖铁之前也得反复掂量下了。#p#副标题#e#
第2页:佳能1Ds Mark III
第一台135全幅数码单反相机不是佳能做的,但时至今日,在全幅数码单反领域,佳能拥有着无可辩驳的优势,从EOS 1Ds开始一直到EOS 1DsMark3,佳能牢牢的占据了全幅市场的多半份额,在D3出现之前,佳能很是过了不少年悠闲日子。
2007年8月20日推出的EOS 1DsMark3是到目前位置佳能数码单反相机序列里的全幅旗舰机和集大成者,它采用2110万有效像素CMOS,2个DIGIC III处理引擎,23万像素3.0英寸彩色TFT LCD,大字幕显示,取景器视野率100%,放大倍率为0.76倍,感光度为ISO 100~1600(可扩展至ISO 3200)。其对焦模组是与EOS 1D Mark III一样的45点对焦模块(19个F2.8高精度对焦点和26个F5.6辅助对焦点),。
佳能1Ds Mark III |
EOS 1DsMark3增加了一个sRAW格式,此时像素数是原来的1/4,文件大小为1/2,兼有RAW后期空间大和JPEG文件尺寸小的优势。当然RAW也有保留。在双DIGIC III,机身大容量缓存和UDMA的支持下连拍速度为5fps,可以连续拍摄56张最精细的JPEG画面或者12张RAW图像。快门寿命到到了30万次,机身全密封防尘防滴溅,在配合同样具有密封特性的EF顶级镜头使用的时候可保证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也能可靠工作。
EOS 1DsMark3,用前朝李鸿章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太好太好,太贵太贵,5万块的身价不是每个人都有魄力能拿得出的,所以EOS 1DsMark3更多还是在专业摄影师或者行业用户手中,普通爱好者也许只能在P&E或者佳能展示中心里才能一睹芳容了。
#p#副标题#e#
第3页:徕卡M8.2
相比起数码单反的蓬勃发展,旁轴取景相机这个分支在数码化上的进展实在乏善可陈,一方面是因为旁轴用户本来就较为小众,厂商对此开发热情不足,另一方面则是跟旁轴系统自身的特性有关系。众所周之,旁轴的精髓在于广角镜头,对于没有反光镜这个累赘的旁轴系统来说,镜头可以设计成最优秀的对称结构,后组可以尽可能的靠近焦平面,藉此来保证对于畸变和各种像差的完美纠正。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旁轴数码化的难度才格外的高,CCD/CMOS表层都有低通滤波透镜来帮助滤除红外线干扰,这个低通的反光特性和胶片完全不同,镜头成像的光线以较大角度射入到低通上的时候会产生很强的反射,一方面会导致镜头边缘失光,另一方面,反射的光线在镜头内部自由自在的飞翔,降低了抗眩光能力。
![]() |
徕卡M8.2
M8.2是之前徕卡推出的M8的小改进版,前作相比主要改进了曝光补偿的调整、追加了连拍功能、自动感光度调整、并且改进了电池的巡航能力。此外,就外形而言,M8.2与M8之间的区别不大。性能方面,M8.2数码旁轴相机采用一块27*18mm大小的CCD传感器,由柯达提供,有效像素达1030万,镜头转换系数为1.33*,与前一代机型M8相比,画质有所提升,并且转为莱卡镜头进行了优化。卡口采用莱卡M型,支持所有1954年之后发布的21-90mm焦段镜头(数码或者非数码),而且通过转接环还能支持其他的135mm交换式镜头。其感光度最高可以达到ISO 2500,背面显示屏为2.5英寸大小23万像素。
M8继承了莱卡M列旁轴相机的精髓,低调的外观设计,高性能的M卡口可更换镜头群支持,在定价上面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接近5万人民币的售价会让绝大多数人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在被爱马仕收购之后,徕卡已经彻底的成为了一个奢侈品品牌。
#p#副标题#e#
第4页:卡西欧F1
卡西欧的产品一直致力于卡片机市场的开发,其产品造型时尚,操作方便,功能全面,赢得很多年轻人的青睐。不过从去年开始,卡西欧扩张了旗下的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机种,比如下面这个EX-F1,60Fps连拍的怪兽。
卡西欧F1 |
F1最牛的地方是60张/秒的超级连拍,可以像拍电影一样拍照片,其连拍性能就连数码单反佳能1D Mark III和尼康D3也望尘莫及。之所以有这样惊人的表现,得益于新型的1/1.8英寸的高速CMOS和高速LSI处理器的采用,还可以以60 fps拍摄1920×1080全高清视频。在售价上,和它所具备连拍速度一样让人吃惊,达到7800元,基本上没有人会考虑购买它,毕竟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还有很多比连拍速度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来关注,比如说钱包的厚度。
#p#副标题#e#
第5页:三星GX20
三星数码相机产品线中,蓝调系列的小dc做的特点突出,功能也不错颇受市场欢迎,但是相比之下,三星的数码单反相机表现就有点差强人意了,貌似三星也不怎么上心推广旗下那唯一一款在产的DSLR GX20。三星没有自己的自动对焦单反相机设计经验,因此采取了和宾得合作开发机身,和施耐德合作开发镜头的办法来上马单反系统,应该说路子基本上没问题,GX10还只能算是宾得换了个皮,而到了GX20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看到三星自主的东西开始多了起来,尤其是1460万像素CMOS的投入使用,更是开一时风气之先。
三星GX20 |
GX20的核心性能和宾得大红大紫的K20D基本一样,1460万像素CMOS,OIS防抖,LiveView,机身全密封防尘防滴溅等等都没什么太大差异,但麻烦也在于此,作为一个新加入的竞争者,价格战往往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没有之一,这方面索尼做的相当好,君不见α200/α350所组成的低端组合拳市场表现非常火爆,一下子让索尼名声鹊起,隐然有和尼康佳能三分天下之意,而三星GX20则是个相反的例子,上市价格就不便宜,降价速度也不如其他家的快,加上品牌号召力的先天缺陷,如果让朋友们来选,同样的机身,同样的价格,肯定会选择宾得K20D的多吧?
#p#副标题#e#
第6页:适马SD14
适马是三大副厂里面唯一一个有机身设计能力的,在收购了Foven X3之后,又成了唯一一个有传感器独立研发能力的工厂,当然,适马最出色的还是反向工程,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早在胶片机时代,适马就有自己的SA系列机身,到了数码时代之后,适马不走寻常路,和Foven X3合作,在SA机身的基础上作出了绝无仅有的SD系列数码单反相机,机身部分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关键在与那一块Foven X3传感器上。
适马是唯一采用X3传感器的厂商,这个X3传感器从根本上来讲也应该是CMOS的一种,但和我们日常所说的CMOS大不相同,常规的CMOS是分色传感器,以分色透镜来区分颜色,在平面上排列的三原色的点组成一个像素那么照到某一个点上的光线,除了相对应的颜色之外,其他的颜色的光强信息是不会被感受到的,而X3则是分层传感器,同一个点上有三层,波长最短的蓝紫色只能被最上面一层接收到,波长长一点的绿色则可以穿透第一层达到第二层,波长最长的红色能够穿透两层到达最底层,利用不同波长的光线对于硅芯片的穿透和吸收特性的不同来达到分色成像的目的所以每一个像素都是由在空间中层叠排列的三个点所组成的,所以X3也被称为原色传感器。
不过适马在早期显然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来使用X3,主要是在色彩校正算法上,SD9/SD10输出的色彩又偏黄又偏绿,根本无法调整,到了SD14则要好上很多,使用RAW输出然后使用适马的DPP来处理及调色是比较好的选择。
适马SD14 |
SD14是适马到目前为止最新的数码单反机身,2006年9月26日推出,采用了1406万像素的改进的FOVEON X3传感器,这块传感器也用在适马最值得自豪的DP1/2上。从为数不多的用户反映来看,SD14应该算是一台不错的影室用机,使用DPP之后X3无与伦比的色彩优势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但麻烦在于,影楼对于相机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一般都会选择尼康佳能富士这种久经考验的大厂产品,而家庭用户对于相机的易用性和适应性要求高,这正好击中了SD14高ISO表现欠佳,用户界面不够亲和的软肋。SD14,机器是个好机器,只是在推广上,适马要走的路还很长。#p#副标题#e#
第7页:适马DP1/适马DP2
在整个数码相机的发展历史上适马DP1也能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第一款使用了APS幅面影像传感器的不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它也是第一款采用X3传感器的消费类数码相机,仅此两点,在目前为止的消费类数码相机市场上DP1就无人能及除了它的弟弟DP2。
适马DP2
DP1配备了一支不可更换的16.6mm定焦镜头,光学结构6片5组,等效135焦距28mm,最大光圈为F4,最小光圈F11,最近对焦距离是30cm。不可更换镜头便携数码相机里面采用定焦镜头的极为罕见,最知名的当属GRD系列那两台了,不过限于CCD面积太小,GRD/GRD2完全没有发挥出所搭载的那枚GR lens的实力,在分辨率上表现平平,令人有些失望。而适马DP1则配备了APS幅面的1400万像素X3传感器,在分辨率上的表现极为出色,另外在边缘像质和畸变上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适马在光学设计上的功力一向不弱,生产了类似于30/1.4,50/1.4,小黑,105微,150微等等一大批在影友中口碑极好的镜头。
关于这枚镜头,适马官方并没有提到太多的技术细节,不过从已经公布的诸多样张中来看,这枚16.6mm的SIGMA lens在分辨率和畸变两方面的表现达到了几近完美的地步,而在色彩层次和过度方面,由于有了X3的帮助,也优异的令人感到惊讶,看来适马声称“DP1能够得到与单反相同画质的图像”倒不算是吹牛。
适马日前发布了DP1的弟弟DP2,换了一枚等效焦距40mm/F2.8的镜头和改进了色彩处理算法,换镜头这个关系不大,40mm更接近于标准镜头,对于题材的适应性非常广泛,属于万金油焦段,没啥可说的。改进的色彩处理算法就比较有意思了,完全值得大说特说一翻。
查看适马DP2
这是第一个采用了APS画幅传感器的不可更换镜头便携数码相机,DP1/2的成本居高不下,也导致了价格缺乏竞争力,技术上非常卓越的产品碰到了现实的市场,常常会产生出人间悲剧,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适马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成本,DP1/2处于目前的价位上毫无竞争力,而如果能降到4000以下,想必选购的朋友们要多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