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集成最强“芯”!六款整合主板终极横评

 

颠覆传统 整合主板不再“鸡肋”

可能在很多用户眼里,整合主板一直是性能低下,功能单一的低端产品。在以前,整合主板的定义也确实是这样,整合芯片组只提供最基本的规格支持,并且集显显卡的性能也很差,运行游戏也很勉强。所以在当时选购整合主板的用户,也基本是学生或是办公的用户,他们对于主板的性能和功能都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这类低端整合主板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

不过,现在游戏大作一个接一个的推出,高清电影的普及也十分的快,厂商们对于整合主板的定义也不同了,整合主板不再是低端的代名词,集显核心的性能也越来越强,运行主流游戏也成为现实,并且高清电影的解码能力也很强悍。所以,随着整合主板性能和功能方面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主流用户开始将目光投向整合市场。整合主板在2008年里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

而在2008年中,有哪些整合主板最受玩家的欢迎呢?在我们的调查中显示,其中AMD的780G,790GX以及Intel G45这三款产品受玩家的关注程度最高,而其它几款整合芯片组,像Intel的G41和G43,以及NVIDIA的MCP7A芯片组,也是非常热门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这些整合主板,价格也是从300-800元之间不等,用户的选择空间也很大,但是也造成了用户选择上的困惑,究竟哪款更适合自己?哪款的性能更好?我们在下面,就会带来主流的整合芯片组对比评测,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到每款芯片组的性能。

#p#副标题#e#

 

 

最便宜的Intel整合平台:G41芯片组

在Intel推出的整合芯片组产品G43和G45两款产品后,在年末G4X系列中的最后一款芯片组G41,也已经正式发布了,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厂商的G41产品已经上市,而G41在其系列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款入门级产品,主要针对想组建一套廉价平台的Intel平台用户。下面我们来看一下,G41、G43以及G45三款芯片组的区别之处:

Intel G41、G43、G45芯片组区别对照

虽然同为Intel的4系列整合芯片组,但是G41、G43和G45三款芯片组还是有一些差距的,目前推出的G43和G45产品规格比较相近,在下面,我们将分别就这三种芯片组分别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Intel G45:Intel的G45芯片组是最高端的一款型号,它可以支持1333MHz的前端总线,以及最高支持DDR2 800和DDR3 1333MHz规格的内存,最大容量也可以支持到16GB,可以搭配目前最新的ICH10(R)南桥芯片,集成了最新的GMA X4500HD显示核心,并且支持PCI-E 2.0规格。

Intel G43:G43芯片组的规格与G45相近,同样可以支持1333MHz的前端总线,内存方面支持的稍低一些,仅得够支持到DDR2 800和DDR3 1066MHz规格,最大容量为8GB,同样它也是可以搭载ICH10(R)南桥,集显核心方面,它搭配的是GMA X4500显示核心,同样也可以支持PCI-E 2.0规格。

Intel G41:G41芯片组是这三款整合芯片组中最低端的一款,意欲抢占入门级的整合平台市场,由于G41芯片组要等到今年年末或明年初才会发布上市,所以现在对于G41芯片组的消息并不是很多,我们了解到G41芯片组内存可以支持DDR2 800和DDR3 1066MHz规格,最高为8GB容量。G41芯片组搭载的南桥芯片不是ICH10(R),Intel为其选择搭配的南桥是ICH7,而集显方面,它也集成了GMA X4500显示核心,同时主板仅能够支持PCI-E 1.1规格。

#p#副标题#e#

 

 

低价入门集显芯片组:Intel G43

Intel G43芯片组同样是一款4系列的产品,在G41发布之前,G43可以说是4系列中入门级的芯片组,它的规格与G45相近,同样可以支持1333MHz的前端总线,内存方面支持的稍低一些,仅得够支持到DDR2 800和DDR3 1066MHz规格,最大容量为8GB,同样它也是可以搭载ICH10(R)南桥,集显核心方面,它搭配的是GMA X4500显示核心,同样也可以支持PCI-E 2.0规格。

G41和G43集成了GMA X4500显示核心,而G45则集成了GMA X4500HD显示核心,两款显示核心都支持DirectX 10 API、SM4.0、OpenGL 2.0,采用全新的统一Shader构架,Shader数量由上一代的8个增加到10个,核心频率为533MHz。运算性能也大幅提升,此外它还有6组固定功能运算单元,其中一组是专门处理高清影像的CABAC引擎。

G43集成的GMA X4500显示核心,它采用了65nm工艺制程,在高清支持方面,X4500并不能完全支持100%全硬件解码,它只能够为用户提供硬件解码加速的功能,所以从高清电影播放方面来看,G43比G45还是要差一些的。并且G43也可以支持HDMI、DVI和DisplayPort输出,内建HDCP Key,可支持Dual DisplayPort 、HDMI或DVI-D接口。

#p#副标题#e#

 

 

Intel首款高清全硬解芯片组: G45

Intel的G45芯片组,是Intel推出的首款可以全硬件解码高清电影的芯片组,同时也是其系列中最高端的一款型号,它可以支持1333MHz的前端总线,以及最高支持DDR2 800和DDR3 1333MHz规格的内存,最大容量也可以支持到16GB,可以搭配目前最新的ICH10(R)南桥芯片,集成了最新的GMA X4500HD显示核心,并且支持PCI-E 2.0规格。

Intel的最新一代4系列整合芯片组,相比上一代的3系列产品有了质的性能提升,G41和G43集成了GMA X4500显示核心,而G45则集成了GMA X4500HD显示核心,两款显示核心都支持DirectX 10 API、SM4.0、OpenGL 2.0,采用全新的统一Shader构架,Shader数量由上一代的8个增加到10个,核心频率为533MHz。运算性能也大幅提升,此外它还有6组固定功能运算单元,其中一组是专门处理高清影像的CABAC引擎。

G45所集成的GMA X4500HD可以完全硬解码MPEG-2、VC-1和H.264视频,支持HW Motion Comp、In Loop Deblocking、Inverse Transform及Variable Length Decode。同时它还支持HDMI、DVI和DisplayPort输出,内建HDCP Key,可支持Dual DisplayPort 、HDMI或DVI-D。并且可以支持PCI-E 2.0规格。而G41/43所集成的GMA X4500在其它规格方面与X4500HD相同,区别在于它只能够提供MPEG-2、VC-1和H.264视频的解码加速功能,不能够支持100%硬件解码的工作。

#p#副标题#e#

 

 

实用第一 廉价高清平台方案

目前的整合主板上,AMD的780G和790GX有着绝对的优势,主要其实还是它们所集成的显示核心比较强大,不仅3D游戏性能出色,高清硬件解码也比较出色,所以现在很多想组建一台中低端或是高清HTPC平台的用户,都将目眼投在了AMD平台的选择上。现在的整合主板平台集显性能以及高清支持是最受关注的两项重要指标,厂商们推出的新产品也力求在这两方面做的更好,使自己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现在市场上的很多780G芯片组产品价格普遍在400-500元左右,而790GX芯片组主板的价格基本都在600元以上,新旧两款芯片组,价格差距还是不小的,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既然购买整合主板,自然对价格比较明感,所以780G芯片组主板,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要求,又何必多花钱去追新呢。

AMD 780G/790GX芯片组规格对比

#p#副标题#e#

 

 

AMD平台集显王者:AMD 790GX芯片组

目前市场上AMD主流整合芯片组是790GX,它可以支持全系列AM2处理器,支持DDR2 1066MHz规格的内存产品,它集成了性能非常强劲的Radeon HD3300显示核心,无论是3D性能还是高清电影解码能力的表现都很出众。并且搭载了功能非常丰富的SB750南桥,支持PCI-E2.0规格以及双x8模式CrossFireX。如此齐备的功能,让人联想不到它竟然是一款整合主板,可以说目前市场上能与之抗衡是只有NVIDIA新推出的MCP7A芯片组了,不过MPC7A是针对Intel平台的,而AMD平台上,790GX芯片组可以说是目前当之无愧的整合之王了。

AMD的790GX芯片组可以说是一款非常精典的产品,它与自家的780G芯片组相比,其规格和性能更加出众。AMD 790GX(RS780)芯片组由台积电55nm CMOS工艺生产,核心面积21×21毫米,528针FCBGA封装,工作电压1.1V,最高功耗11.4W,节能模式下不到3W。790GX芯片组集成了AMD 7系列产品中最强大的Radeon HD3300显示核心,它可以支持DX10,SM4.0,OpenGL 2.0以及UVD硬解高清电影。

Radeon HD3300显示核心除了支持DX10,SM4.0,OpenGL 2.0之外,它还拥有40个流处理器单元,4个纹理单元和4个光栅化引擎,显卡的核心频率为500MHz,显存频率为700MHz,而厂商也可以自由搭配64MB或128MB或256MB的独立显存。它在输出接口的支持方面,可以支持D-SUB、DVI、HDMI和DisplayPort,可以满足高清玩家的不同要求。

#p#副标题#e#

 

 

NVIDIA实力派选手:MCP7A芯片组

MCP7A作为NVIDIA第二款Intel平台的集成芯片组产品,GeForce 9400/9300弥补了MCP73的不足,支持双通道DDRII-800规格内存,并且历史性的跟进了Intel的DDR3-1333规格的内存,这在对内存规格一向保守的NVIDIA来说还是值得称赞的,另外PureVideo HD的采用也是主板的一大亮点。

GeForce 9400/9300支持FSB1333MHz的酷睿2全系列处理器,提供一条PCI-E X16显卡接口,使我们可以使用外接显卡来开启GeForce Boost功能。在Raid功能上支持0,1,0+1,5等功能,支持千兆网卡,USB数量也破天荒的达到了12个。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GeForce 9400/9300在规格上丝毫不逊于Intel的G45芯片。GeForce 9400/9300两者最大的区别在频率上,GeForce 9400的核心/shader频率为580/1400MHz,GeForce 9300的核心/shader频率分别为450/1200MHz。

输出接口上GeForce 9400/9300支持Dual-Link DVI、HDMI、Display-Port及D-SUB接口,在音频方面可以支持7.1声道的非压缩音频数字化技术(LPCM)。

#p#副标题#e#

 

G41:微星 G41M主板介绍

微星G41M主板采用了棕色的PCB板设计,MicroATX小板型非常适合于安装在HTPC或是Mini准系统上面,它采用了Intel的G41北桥搭配ICH7南桥的方式,可以支持LGA775架构的Intel Core 2 Quad/Core 2 Duo,Yorkfield/Wolfadle处理器。并且支持1333/1066/800MHz前端总线。

主板上提供了两根内存插槽,它可以支持DDR2 667/800MHz规格的产品,并且可能组建双通道,最高可以支持8GB的容量,应付Vista操作系统,也不成问题。

在主板的内部扩展接口方面,这款微星G41M主板提供了一根PCI-E X16接口、一根PCI-E X1以及两根PCI接口,扩展能力方面基本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如果用户日后不满意集显显卡的性能,可以随时进行显卡的升级。

在主板的I/O接口方面,微星G41M提供了PS/2的键盘鼠标接口、DVI+D-SUB接口、四个USB2.0接口、千兆网络接口、以及音频接口。

#p#副标题#e#

 

 

G43:技嘉EG-43M-S2H主板介绍

技嘉这款G43主板采用了技嘉惯用的蓝色PCB板设计,板型为Micro-ATX小板型,小板型设计可以让用户在组建MINI准系统,或者是HTPC平台的时候更加适用,这款主板采用了Intel G43北桥搭配ICH10南桥设计,可以支持Penryn四核Yorkfield和双核Wolfdale处理器,其前端总线可以支持到1333MHz。

对于很多整合主板来说,通常只会提供两条内存扩展插槽,而技嘉的这款G43主板提供了四根内存扩展插槽,它可以支持DDR2-800内存规格,最大容量为8GB,相信8GB的容量无论是对于Vista用户,还是游戏玩家来说,都是绰绰有余的。

在主板的扩展接口方面,它提供了一根PCI-E X4接口,一根PCI-E X1接口,以及两根PCI接口,充足的扩展接口为玩家日后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板的背部接口非常丰富,提供了6个USB 2.0接口、PS/2接口、DVI+D-Sub+HDMI的视频输出三接口、IEEE1394a接口、S/PDIF数字接口、eSATA接口,千兆网络接口以及音频接口。

#p#副标题#e#

 

 

G45:Intel DG45ID主板介绍

Intel原厂主板在做工和用料方面都非常的扎实,绝佳的稳定性是原厂产品的最大特色,我们这次收到的评测产品型号为Intel DG45ID,PCB采用了蓝色的microATX板型设计,在规格方面,它采用了Intel的G45北桥芯片搭配了ICH10R南桥芯片,可以支持最新的45nm全系列处理器,同时它为用户提供了1333MHz的前端总线。

在内存支持方面,DG45ID为用户提供了四条DDR2 800内存插槽,可以支持DDR2 667/800MHz规格,同时最大容量可以支持到8GB,无论是Vista用户还是游戏玩家都足够使用了。

在主板的内部扩展接口方面,它提供了一根PCI-E X16插槽,两根PCI-E X1以及一根PCI插槽,在扩展性方面只提供了一根PCI,对于PCI设备比较多的用户,显得有些不太方便。

在主板的接口上,Intel的这款DG45ID可以说是非常的超前,PS/2和D-SUB接口都已经被抛弃,只提供了DVI+HDMI的输出组合、6个USB2.0、1个IEEE1394A、1个eSATA接口、1个千兆网络接口,以及八声道的音频接口。

#p#副标题#e#

 

MCP73:精英 GF9300T-A主板介绍

精英这款GF9300T-A主板采用了黑色的PCB板设计,板型并不像很多整合主板一样设计成MicroATX板型,而是标准的ATX板型,而黑色PCB给人的感觉是显得更加的专业化,所以近些年来,黑色PCB板在很多高端产品中大家经常能够看到,GF9300T-A主板采用了NVIDIA代号MCP7A-S的Geforce 9300单芯片设计,它可以支持全系列的45nm处理器,前端总线最高支持到1333MHz。

MCP7A-S的Geforce 9300和MCP7A-U的Geforce 9400都是单芯片型的芯片组产品,它们都集成了DDR2和DDR3内存控制器,可以支持DDR2 800和DDR3 1333MHz规格的内存产品,精英的这款GF9300T-A为用户提供了四根DDR2 800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到8GB容量。而对于DDR3内存的支持,可能要晚一些,等到DDR3内存价格有所下调时,时机成熟,厂商们自然会推出搭配DDR3内存的相关产品。

在主板的内部扩展接口方面,这款主板为用户提供了一根PCI-E X16插槽(符合PCI-E 2.0规范)、两根PCI-E X1插槽、三根PCI插槽,从扩展性能方面来看,可以说是相当的充裕,面向用户日后升级没有任何的问题。

我们看到在处理器插座的旁边,还有一块黑色的高高的散热片,而用户在BIOS中可以选择共享内存做为显存,当用户选择Auto时,会共享256MB内存用做显存,而手动最高可以选择512MB共享为显存使用。

#p#副标题#e#

 

780G: 技翔G-A780GHM主板介绍

技翔的这款G-A780GHM主板采用了蓝色的标准ATX板型设计,并没有采用整合主板常用的MicroATX板型,它采用了RS780G北桥芯片搭配SB700南桥,支持AM2/AM2+全系列处理器,支持HT3.0规范。

这款技翔G-A780GHM主板为用户提供了四根DDR2内存插槽,分别用红色以及黄色区分开两组双通道规格,它可以支持DDR2 533/667/800MHz规格的产品。

在主板的扩展接口方面,它提供了一根PCI-E X16插槽,为日后用户想要升级高端显卡提供了扩展空间,同时它还提供了一根PCI-E X1插槽,三根PCI插槽,可以说未来扩展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主板的I/O接口方面,它提供了PS/2的鼠标键盘接口、VGA/DVI输出接口、4个USB2.0接口、一个千兆网络接口以及6声道音频接口。

#p#副标题#e#

 

 

780GX: 七彩虹C.A790GX X3主板介绍

七彩虹C.A790GX X3主板采用了黑色的PCB板设计,赠添了一份专业的感受,虽然是整合主板,但它并没有采用MicroATX小板型设计,仍然是全尺寸的ATX板型。它采用了AMD的790GX搭配SB750的组合方式,支持AMD AM2/AM2+接口的全系列处理器,支持Hyper Transport 3.0总线。集成了性能非常不错的ATI Radeon HD3300集显核心。

主板上提供了四根DDR2内存插槽,它可以支持DDR2 667/800/1066MHz规格的内存产品,最大内存容量可以支持到16GB,并且我们看到双通道也用蓝绿两色区别开来,方便用户组建双通道时进行区分。

虽然是一款整合主板,但是我们在这款七彩虹C.A790GX X3主板上,却看到非常夸张的扩展升级能力,这块主板提供了三根可用于PCI-E显卡的插槽,以及一根PCI-E X1和两根PCI插槽。不过用户在组建交火时要注意跳线的设置,在蓝色和黑色插槽之间的就是跳线,当JP1/2/3/4的跳线全部在1-2针脚位置时,此时的两个PIC-E X16扩展插槽的带宽处于正常状态,JP1/2/3/4的跳线全部在2-3针脚位置时,此时的两个PCI-E X16扩展插槽带宽处于交火模式。三根PCI-E X16规格的显卡插槽是这款主板的一大亮点,而其中两根可提供单插槽16X,或者双插槽8X,另外一根则提供了4X的带宽。

这款七彩虹C.A790GX X3主板的背部接口比较丰富,传统的PS/2键鼠接口、HDMI接口、光纤同轴接口、D-SUB和DVI输出接口、一个eSATA接口、4个USB 2.0接口、一个千兆网络接口以及音频接口。

#p#副标题#e#

 

 

六款整合主板测试平台

硬 件 测 试 平 台
处理器

Intel Core 2 Duo E8400(45nm、1333MHz FSB、主频3.0G、L2为6M)
AMD Phenom X3 8750(65nm、主频2.4G、L2为512KBX3、L3为2MB)

主板

微星 G41M(GMA X4500)
技嘉EG-43M-S2H(GMA X4500)
Intel DG45ID(GMA X4500HD)
技翔G-A780GHM(Radeon HD 3200)
七彩虹C.A790GX X3(Radeon HD 3300)
精英 GF9300T-A(Geforce 9300)

散热器
Tt 大台风Big Typhoon VX CL-P0310
显示器

飞利浦19英寸 LCD

内存
宇瞻 PC-2 6400 DDR2 800MHz 2GB x2
(内存时序:5-5-5-18)
硬盘
WD Raptor 150G SATA HardDisk Driver
电源
TT ToughPower 650W
系 统 平 台 及 驱 动 信 息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Ultimate
主板驱动
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驱动9.0.0.1011
AMD 整合芯片组驱动8.10
NVIDIA Forceware176.15
DirectX版本
DirectX 10.0 API

上面就是我们测试这几款主板所使用的平台,七款不同芯片组的整合主板是我们测试的主角,而Intel和AMD平台的处理器,我们分别使用了酷睿2 E8400和Phenom X3 8750处理器,在下面的测试中,我们主要测试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集显核心的游戏性能,我们将采用三款主流游戏对这六款整合主板进行测试,另一方面,就是高清电影的支持情况,我们将采用H.264、VC-1以及MPEG-2三种主流格式的高清电影进行测试,查看处理器的占用情况,来测试集显核心对高清的支持情况。

#p#副标题#e#

 

 

微星 G41M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在上面,我们使用了三种格式的高清影片来进行测试,首先是一段H.264编码1080P格式的影片,在测试时,播放影片时的处理器占用率平均为20%-50%之间,由于我们这段影片的码率也很高,对于不完全支持硬解的GMA X4500的表现还算可以接受。

第二段我们测试的影片是一段VC-1编码格式的1080P电影,在测试时,处理器的占用率平均保持在10%-30%之间,对于VC-1格式影片的支持,这款主板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最后是一段MPEG-2格式的高清影片,同样的为1080P格式,这段宣传片的码率也是非常大的,不过我们看到GMA X4500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处理器的平均占用率保持在了10%-25%左右。对于MPEG-2高清的播放还是很不错的。

#p#副标题#e#

 

 

技嘉EG-43M-S2H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这款技嘉EG-43M-S2H主板集成了Intel的GMA X4500显示核心,在高清支持方面不能提供100%硬件解码,只能够提供解码加速功能。我们在下面分别对H.264和VC-1两种编码格式的影片来进行测试,测试一下实际高清影片播放的效果。

1080P VC-1编码格式的《金刚》处理器占用率23%,表现比较不错

1080P H.264编码格式的《皇家赌场》处理器占用率30%最高50%左右,大动态处有些偏高。小熊在线www.beareyes.com.cn

在我们使用目前最为流行的H.264和VC-1编码影片进行测试时,VC-1编码格式影片的表现很不错,处理器占用率基本维持在20-30%左右,而H.264编码格式则在30%左右,而画面到大动态场景时达到了50%左右。不过对于不支持100%硬解码的X4500来说,对于高清电影的播放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一段,是一段MPEG-2编码格式,1080P的电影,我们能够看到,处理器的占用率基本可以保持在20-40%之间,对于MPEG-2格式的电影来说,这样的成绩还可以接受,毕竟GMA X4500不能够完全支持硬件解码。

#p#副标题#e#

 

 

Intel DG45ID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上面是我们采用的一段H.264格式1080P的电影片段,DG45ID的硬解码支持效果不错,处理器的占用率基本保持在10-25%左右。

上面是一段VC-1格式1080P的电影片段,主板在进行硬解码时,处理器的占用率基本保持在15-30%之间,解码效果也比较理想。

最后一段影片的测试,我们使用了一段MPEG-2 1080P格式的电影,测试处理器占用率比其它两种格式的偏高,基本保持在20%-40%之间。

#p#副标题#e#

 

 

技翔G-A780GHM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我们使用了PowerDVD播放软件来进行高清电影的解码测试,技翔G-A780GHM主板集成的Radeon HD3200可以对H.264和VC-1格式的影片进行硬解码,在播放器中我们打开启用硬件加速(ATI Avivo)。

首先,我们要测试的是一段1080P H.264编码格式的影片,我们在测试中测算了一下平均处理器占用率,基本保持在10%-20%之间,解码效果比较不错。

而第二部影片是一段1080P VC-1编码格式的影片,我们在软件中开启了硬件加速功能,处理器占用率保持在6%-20%之间,效果比H.264格式的还要好一些。

最后一段测试的是1080P MPEG-2格式的宣传片,很多集显核心其实对于MPEG-2格式的视频支持都不是太好,这款Radeon HD3200的表现还算可以接受,处理器占用率保持在10-30%之间。

#p#副标题#e#

 

 

七彩虹C.A790GX X3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第一段测试影片是一段H.264编码格式的1080P高清影片,我们看到处理器的占用率很低,基本维持在3%-10%之间,这段影片的码率还是比较大的,能够硬解支持这种程度,已经很理想了。

接下来是一段VC-1编码格式的1080P高清电影,同样的,790GX在解码时的表现也不错,处理器的占用率也保持在2%-10%之间,解码效果比H.264更好一些。

最后一段是MPEG-2编码格式的1080P高清宣传片,三种主流高清格式中,MPEG-2编码格式的影片要求最高,我们看到在处理器占用率方面,基本维持在5%-15%左右。对于整合主板来说,这样的成绩也很不错了。

#p#副标题#e#

 

 

精英 GF9300T-A主板:高清影片播放测试

精英这款GF9300T-A主板采用的是MPC7A-S的Geforce 9300芯片,它可以提供对H.264、MPEG-2、VC-1三种高清编码格式的电影,进行完全硬件解码工作。它可以支持nVIDIA的PureVideo硬件加速技术,我们对这款主板进行的高清解码测试,采用的是PowerDVD 8极致版播放软件,我们在视频选项中打开硬件加速功能,下面我们分别采用了三段不同编码格式的高清影片来进行测试。

首先是一段H.264编码1080P格式的电影片段,在开启硬件加速后,处理器的占用率降得非常的低,基本维持在3%-10%之间,硬解码的效果非常不错。

上面是我们采用的一段VC-1编码1080P格式的电影《金刚》来进行的测试,在测试中VC-1格式的处理器占用率更加出色,基本保持在1%-7%之间,平均值在4%左右。

最后一段是MPEG-2编码1080P格式的先锋宣传影片,这款宣传片的码率比较高,并且很多其它芯片组的整合主板对于MPEG-2支持并不是很好,但我们在测试这款主板时,Geforce9300所表现出来的成绩非常不错,处理器的占用率平均值仅为7%左右,对于想要用MCP7A来组建一套高清平台的话,我们认为用户选择一款中低端的低功耗处理器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因为集成显卡的硬解码性能非常出色。

#p#副标题#e#

 

 

六款整合主板:F.E.A.R游戏测试

我们看到在F.E.A.R的游戏测试中,帧数表现方面,NVIDIA的MCP7A都以大比分的优势,全面领先于其它对手,看来GeForce 9300集显核心的性能还是非常强大的,而除了MCP7A一枝独秀之外,排在第二名的是Intel的G45,而在测试前,一直被我们所看好的790GX芯片组,在这款游戏的表现中,却不是很好,而反而是Intel的几款集成主板的性能发挥的比较好。

#p#副标题#e#

 

 

六款整合主板:英雄连游戏测试

在英雄连游戏的测试中,我们看到测试结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F.E.A.R的测试中,MCP7A的表现非常突出,而在英雄连的测试中790GX杀出重围,以较大幅度的帧数夺得第一的成绩。而MCP7A紧随其后。而Intel的三款整合主板在这款游戏的表现中,不是很好。和790GX与MCP7A都有较大的差距。

#p#副标题#e#

 

 

六款整合主板:失落星球游戏测试

最后一款测试的游戏,我们选择了失落的星球,在这款游戏的测试中,MCP7A继续夺回了第一的宝座,在三种测试帧数下都取得了第一的成绩,而790GX则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不过令人没有想到的是AMD的780G芯片组在这款游戏的表现中十分出色,虽然无法与MCP7A和790GX相比,但是780G全面胜出Intel的三款芯片组。而Intel的三款整合主板的成绩则相差不多。

#p#副标题#e#

 

 

六款整合主板:测试总结

在我们上面所测试的六款整合主板中,几乎包括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型号,Intel方面包括:G41、G43以及G45三款,而AMD方面包括780G和790GX,同时还有一款NVIDIA的MCP7A芯片组。从这六款整合主板的价格方面来看,G41、G43以及780G有着绝对的优势,目前它们的价格普遍在4XX-5XX元的价位,而从上面我们测试的结果来看,AMD的780G虽然推出较早,但是凭借着Radeon HD3200不错的性能,在高清以及游戏方面,都要强过G41和G43,所以入门平台来看,780G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另外三款G45,790GX和MCP7A,它们的价格普遍都有5百元以上,其中如果从高清方面来看,G45虽然是Intel首款支持硬解码的整合芯片组,但是效果仍然没有790GX理想,而790GX在高清和游戏方面的表现,也几乎完胜G45,所以对于注重性能的玩家来看,790GX的表现让人满意,而对于MCP7A这款Intel平台的整合芯片组来说,它的性能,我们在测试时,大家也都看到了,几乎可以说是最好的,性能表现非常不错,但是目前市场上MCP7A芯片组的主板产品却非常少,并且价格由于缺货,也一直水涨船高,几乎都在8百元以上,虽然性能不错,但是过高的价格却让很多用户放弃了选择。

综合来看,无论是从价格来看,还是从性能来看,AMD的两款整合主板的表现都很不错,如果考虑AMD平台的话,那么我们推荐这两款芯片组,而如果你想使用Intel平台的话,Intel的G43和G45可以选择,虽然高清和游戏方面,稍差一些,但是也还算可以接受。

打开驱动中国APP,了解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