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引领未来!GTX460实战3D环绕视觉震撼

第1页:再战中端王者!双GTX460挑战三屏立体

    众所周知,NVIDIA早在2008年就首次公布了NVIDIA的独家技术3D Vision,让玩家领略到了跨越显示器平面的真实立体感受。而ATI方面为了给予NVIDIA压力,并且保证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在HD5000系列产品当中首次(2009年9月)加入了Eyefinity(多屏显示输出,市面销售产品绝大多数为三屏输出)功能与之竞争。一时之间,NVIDIA的3D Vision与ATI的Eyefinity两大技术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实际上,NVIDIA并非无法做出类似ATI的Eyefinity多屏显示技术,只不过NVIDIA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够让3D Vision与多屏显示完美结合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则需要借助NVIDIA发布新一代千元级产品GTX460来创造。

    在今年的6月30日,NVIDIA发布了一款最新的258.69版驱动程序,新的驱动程序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常规的驱动升级,同时一项全新的技术——3D Vision Surround(三维视觉环绕)显示技术也正式向普通消费者开放。


3D Vision Surround正式向玩家开放

    今天本文将会结合NVIDIA最新的GeForce GTX 460显卡,为大家介绍最新的3D Vision Surround技术。并且我们还将通过实战操作为大家详细介绍3D Vision Surround为我们带来的超乎想象的效果表现,让大家通过文字的方式来了解到当3D Vision与多屏显示结合之后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p#副标题#e#

第2页:[回顾]翻天覆地的变化,游戏画面演变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对电脑游戏的显示效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在介绍3D立体显示技术之前,先来简要的为大家回顾一下历史上电脑游戏的显示画面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 早期的2D显示效果

    与如今的电脑游戏不同,早期的电脑显示器并不能够显示现在如此之多的色彩,甚至更早期的显示器仅能够将每一个像素实现到亮与不亮两种模式,这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单显显示器。而后才逐渐出现了黑白显示器、彩色显示器、色域更宽的真彩显示器等等。而游戏的画面效果自然也是跟随显示器的变化而逐步递进的。


你能想象的到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游戏的显示效果么?

    在早年时代电脑游戏的显示效果最先由点、线、面的形式出现,例如上图当中就是世界上第一款电脑游戏《Tennis for two》的显示效果,如果小编不说的话,你甚至会以为这是一个示波器之类的设备,而根本不可能想到它是一款游戏的画面。随着显示器显示效果的逐渐改善,后来的游戏慢慢的加入了灰阶显示(此时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画面,例如人物、坦克、飞机等)、彩色2D显示(将人物、模型细节描绘的更加细致,色彩更加艳丽)之后,游戏画面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 3D效果占据市场多年

    与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同步更新的还有游戏的设计思路。当人们不再对2D的游戏画面感兴趣后,3D游戏悄然而至,从Atari推出了第一款具有3D效果的游戏到PC上真正流行起3D游戏画面大约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而这时也正是个人PC进入飞速发展的时间,在2000年左右,各种3D加速卡争相登场,而游戏的显示效果也一再提升。


早年的《极品飞车III》堪称一代经典的3D游戏

    从最早期的极品飞车、古墓丽影等经典游戏的出现,到现在的孤岛危机、尘埃2等等游戏无一不遵循着3D游戏显示效果的规律。那么已经玩了10年3D游戏效果的你是否也会对这种普通显示器上显示的3D游戏感到一席厌倦了呢?

 

◆ 3D立体及多屏输出

    在2008年,NVIDIA正式为个人PC推出了革命性的3D Vision立体显示技术。实际上3D立体显示并非新鲜产物,但是让这一技术融入到个人PC当中确属首次。NVIDIA的3D Vision能够借助3D Vision眼镜以及120Hz刷新率的显示设备让玩家体会到超越显示器范围的显示效果,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NVIDIA的3D Vision立体显示技术能够让市售的绝大部分游戏无需通过任何补丁、升级即可无缝获得立体显示效果的支持,从而让玩家免去各种升级、打补丁的烦恼。

    纵观目前市场的发展状况,3D版iMax立体电影、蓝光影片、立体游戏、立体显示器、立体电视机等等等等,似乎所有厂商已经看到了未来显示设备的发展方向,而NVIDIA则正是在PC领域当中的3D立体显示技术主导者,因为今天,NVIDIA再次为我们带来了3D Vision Surround。

#p#副标题#e#

第3页:[第一章]显示技术的革命3D立体环绕

    2008年8月,NVIDIA首次曝光了最新的3D VISION立体幻境显示技术,在09年1月,我们硬派网显卡频道也首次为大家实际测试了3D VISION效果。它成为继PhysX效果之后,竞争对手又一项尚未超越的技术(虽然目前ATI提供了3D显示技术,但实际产品仍未看到)。

    在今年NVIDIA再次将这一技术升级,提出了3D VISION Surround(3D环绕立体幻境)技术。这一技术通过最新的GF100 GPU,将会让玩家在目前最为真实的显示效果当中,获得最流畅的游戏体验。

    想要实现3D VISION Surround技术,需要玩家至少配备两块GTX400或GTX200系列产品,并且搭配三台120Hz刷新率的液晶显示器,来配合NVIDIA的3D Vision设备。关于驱动程序方面,目前NVIDIA已经在6月29日放出了首款支持3D VISION Surround技术支持的驱动程序,玩家已经能够通过网络下载这款驱动程序组建自己的三屏环绕立体显示系统了。至于游戏方面,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绝大部分能够支持宽屏显示的游戏都能够直接实现3D VISION Surround支持,而无需为游戏进行升级。

    接下来,在本文当中就会为大家从硬件、组装、性能、效果等全方位的为大家介绍NVIDIA最新的3D VISION Surround技术。

#p#副标题#e#

第4页:视觉范围更宽广3D Vision Surround

    想要了解NVIDIA的3D Vision Surround技术,我们首先为大家来了解一下3D Vision技术的成像原理,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通过一副眼镜来实现立体显示效果的。

    NVIDIA的GeForce 3D Vision技术是采用目前3D立体成像当中的时分法来实现3D成像的,采用这种技术,要比其它目前常见的色分法和光分法有很大的优势,首先,3D Vision技术与色分法相比,虽然在成本上有些提升,不过画面效果更加真实,3D临场感更强。而对于光分法来说,则至少需要两台播放设备(目前投影设备居多),对家庭用户而言实现起来难度较高。


人眼的看待3D事物的原理

    当然,纵然那种不同的三维成像方法都偏离不开人眼来看待3D物体的成像原理。由于人的双眼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每只眼睛看到一个三维物体时的角度、效果都不相同,当人眼将所看到的物体信息传送给大脑后,大脑再将传送的信息从新组合,从而给人以立体感。如上图当中,一个人在看到A、B两个物体后,每只眼睛看到的角度都不相同,这样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后就形成了B在前,A在后的概念。那么3D Vision是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将平面的显示器让人看出立体效果呢?

◆ 3D Vision技术的原理

    NVIDIA的3D Vision技术就是通过特殊的眼镜,在超高速状态下,通过LCD通电后将镜片调成不透光的黑色,来分别遮蔽人的左右眼,让两只眼睛看到两张角度不同的画面,即当屏幕播放左眼画面的时候右侧镜片变黑,切换一次后,屏幕播放右眼画面的时候左侧镜片变黑,这样,快速的切换就保证了到达左右眼是有细微差别的图像。简单的理解就是NVIDIA让GeForce显卡在计算游戏时将每一帧(影片效果是通过双摄像头实现的)计算出两个不同的画面,显示在显示器上,然后通过3D Vision眼镜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画面,给人眼以错觉,让我们的眼睛误认为看到了一个“三维”的物体,从而实现立体成像技术的。


采用3D Vision技术的眼镜在遮蔽左眼和右眼时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整个显示过程当中,显示器要以非常高的频率轮换地传送左右眼图像,而与此同时3D Vision眼镜也以同样高的速度开关左右眼的液晶屏,让人眼看到不同画面。当然,实现这一功能的前提是您的显示器也要能够支持如此高的刷新速度,因此,你的显示器的刷新率越高越好。一般来说,最少要达到120Hz以上,这样,分到每只眼睛上的刷新率就能够达到60Hz,以至于不太晃眼。

#p#副标题#e#

第5页:需双卡共同协作 3D立体环绕渲染模式

    了解了3D Vision技术的成像原理之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NVIDIA是如何来计算出让人眼能够出现错觉的显示画面。

    由于NVIDIA在GTX400系列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加入多屏显示的计划,因此NVIDIA的3D Vision Surround技术就需要借助双卡的SLI来实现三屏幕的输出连接。其实NVIDIA这样的设计并非无奈之举,而是经过了全面考量得出的。首先,如果仅通过单卡实现三屏输出,以目前产品的性能而言很难保证游戏的流畅性,如果加上3D Vision则性能下降幅度会更大;另外,对于双卡实现三屏输出甚至还能让用户通过GTX200系列产品来实现,适用范围更广。

    确定了NVIDIA的3D Vision Surround必须由SLI系统组建后,那么再一套SLI系统当中每个GPU又是如何计算游戏画面的呢?我们接下来通过几张图片来为大家说明:


单一显示器的SLI系统显卡渲染模式采用了交替帧算法


三屏输出时的渲染模式同样为交替帧算法

    上面两幅图片可以看到,在组建SLI系统之后,无论是采用了单一显示器输出还是三屏系统输出,SLI都会让每个GPU对当前游戏帧画面进行渲染,而另外一块GPU则预先计算下一帧的游戏画面,如此交替,我们称之为交替帧的算法。不过在计算3D Vision Surround画面时,则出现了一些差别:

    由于3D Vision Surround显示画面时需要对每一帧的游戏画面进行拆分,然后计算出不同的角度才显示在输出设备上,因此NVIDIA将每个GPU的运算量有三屏输出时的一帧增加到了3D Vision Surround当中的两帧。而另外一块GPU则需要计算后两帧的游戏画面,如此交替。虽然看起来NVIDIA仍然保留了类似于交替帧的算法,但是其中每个GPU的运算量则实际上增大了一倍。因此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显示输出时,需要的GPU性能将会非常高,这也是为何NVIDIA没有将3D Vision Surround这一技术开放到中端以及主流市场的原因。

#p#副标题#e#

第6页:立体环绕必须有 必备硬件设备全介绍

    了解了3D Vision Surround的基本技术,下面就让我们准备组建一套完整的3D Vision Surround平台吧。当然,我们首先还是要看看NVIDIA为我们提出了怎样的条件来组建这套平台。下图就是NVIDIA提供的3D Vision Surround系统配置需求,其中包括了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标准:


3D Vision Surround系统配置需求

    从上面的表格来看,想要实现Surround环绕技术较为简单,对硬件的要求稍低,而想要实现3D Vision Surround则需要更高的硬件配置需求,且更为严格。除了必须搭配Windows 7操作系统以及NVIDIA的最新R256驱动外,还需要一块能够支持SLI的主板。而其他方面我们接下来分别为大家介绍:

◆ 显卡设备需求

    首先来看看NVIDIA有那些显卡能够支持3D Vision Surround以及单纯的Surround技术。其实前文我们为大家介绍过, NVIDIA的仅有GTX400以及GTX200系列能够支持NVIDIA的3D Vision Surround技术,而对于普通Surround的支持同样如此,下图就是NVIDIA给出的显卡支持列表:


点击图片放大

    我们可以看到,能够支持3D Vision Surround的产品总共包括了GTX400以及GTX200系列的9款产品。其中仅有GTX295显卡由于采用了双核心架构设计,因此无需组建SLI平台即可实现3D Vision Surround效果的输出,而其他8款GTX400及GTX200系列产品则必须采用双卡或三卡SLI系统才能够实现3D Vision Surround。另外,玩家为了获得更好的3D Vision Surround效果,还能够通过两块GTX295组建四路SLI实现3D Vision Surround。

◆ 显示设备需求

 

    3D Vision Surround需要的不仅是显卡之间的协作,同时还需要在显示器方面的协作。首先3D Vision就将显示器设定在了必须拥有120Hz刷新率的产品上,而3D Vision Surround则更需要将显示器设备由一台扩展至三台。目前很多显示器的生产厂商已经开始跟进120Hz的显示器产品,包括了著名的三星、华硕、LG、优派、宏基等:


此次评测采用的acer23.6寸液晶显示器


兼容显示器产品列表(点击图片放大)

    此次我们测试的3D Vision Surround就选择了三台来自Acer的23.6寸液晶显示器。需要说明的一点是,NVIDIA要求3D Vision Surround不仅需要120Hz以上刷新率的液晶显示器,同时在组建3D Vision Surround时,三台液晶显示器的产品型号也必须完全相同。当然,有条件的玩家甚至可以使用3D投影仪来组建3D Vision Surround系统,但是同样需要采用三台型号相同的设备来组建。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三台液晶显示器自然是最好实现的组合方案。另外,目前由于多屏显示器设备的逐渐普及,我们已经可以在市场当中看到一些类似上图的三屏显示器支架,这样的设备将会更加有助于显示器的摆放以及调整,推荐有条件的玩家尽量选择。

    当然了,除了显卡、显示器设备外,NVIDIA的3D Vision眼镜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硬件设备,这一点相信不用笔者再做过多的介绍大家已经了解。

#p#副标题#e#

第7页:输出方式任你挑 显卡搭配显示器方案

    了解了显卡以及显示设备的需求之后,两者如何连接又一次成为了玩家们犯难的地方。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来说,NVIDIA对显卡连接显示器设备的接口以及连接方式同样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时对普通2D的Surround显示输出也进行了规定:

 


普通Surround及3D Vision Surround的区别

◆ 显卡输出接口组合

    对于普通的2D Surround输出来说,NVIDIA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连接方式可供选择,而对于3D Vision Surround的平台组件上,NVIDIA提出了较为严格的条件。首先,我们来看看在组建完SLI系统后如何进行多屏幕的显示输出:


不同显卡输出连接方式示意图

    对于双卡SLI平台,NVIDIA允许使用主卡的两个DVI接口以及副卡的一个DVI接口实现3D Vision Surround,而使用三卡时则需要使用到每块显卡的其中一个DVI接口进行输出。对于GTX295用户而言,单卡实现3D Vision Surround仅能够通过三个接口实现投影仪的3D Vision Surround,而对于LCD用户而言则需要添加另外一块显卡进行实现。

◆ 显示器摆放组合

    对于显示器设备而言,NVIDIA同样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3D Vision Surround再次出现了较为严格的摆放组合限制。下图表格就是NVIDIA官方给出的不同显示器设备之间的摆放组合方案以及分辨率支持标准:


最高分辨率支持标准(点击图片放大)


显示器摆放组合方式

    可以看到,对于组建2D的Surround输出,NVIDIA给出了非常宽泛的限制,几乎允许用户以各种不同方式对显示设备进行输出组合,甚至允许用户使用三台显示器拼接为一个高分辨率显示设备后额外增加第四台显示设备。

    而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方案来说,仅允许用户将显示器横向摆放进行显示拼接为高分辨率显示设备。这样的设计并非NVIDIA技术限制,而是由于两个LCD之间(显示器的LCD与3D眼镜的LCD)如果旋转角度会出现遮光现象而无法看到显示器内容。

#p#副标题#e#

第8页:[第二章]3D Vision Surround安装实战

    当玩家已经将我们前文为大家介绍的硬件设备购买以及组建完毕后,接下来就要进入操作系统,来为3D Vision Surround进行最后一步的操作——软件安装。

    实现3D Vision Surround必须在Windows 7操作系统下进行,目前NVIDIA已经给出了最新的258.96版驱动程序(最新3D Vision驱动合辑点此进入下载页面,内涵GeForce GPU 258.96驱动以及3D Vision 258.96驱动),对NVIDIA不久前刚刚发布的GeForce GTX 460显卡也加入了3D Vision Surround这一技术支持,因此本文就以GTX460为载体,为大家介绍3D Vision Surround驱动设置。

    在正确安装完GeForce显卡以及3D Vision驱动后,我们可以进入NVIDIA驱动控制面板查找到有关“配置SLI、PhysX和Surround”的项目当中:


选择“使用Surround跨越多个显示器”后点击“配置”


控制面板弹出如上对话框,确认显示器连接正确后点击“应用”


系统将三台显示器进行组合


调整完显示器后,桌面能够正确显示

    当出现如上对话框时,表明NVIDIA驱动程序已经将三台显示器进行拼接,不过由于显示器的摆放,因此拼接顺序有可能错位。我们可以使用鼠标拖拽上图当中的1、2、3显示设备调整显示器的位置,最终看到如下的正确显示效果时点击“下一步”。

#p#副标题#e#

第9页:三屏输出的关键 3D显示环绕边框补偿

    由于目前显示器还无法做到无边框设计,因此NVIDIA同样在驱动程序当中提供了边框补偿技术。玩家在完成上一步的操作之后,此时就可以选择是否进行边框补偿已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NVIDIA同样提供了边框补偿技术


直接填写像素数值调整边框补偿

 

 
调整边框补偿前 ← | → 调整边框补偿后

    与ATI的边框补偿技术调整方法不同的是,NVIDIA采用了让用户直接添加边框补偿数值的方式进行调整,这样跟利于用户的微调操作。在调整完边框补偿之后,我们并不会直接得到边框补偿后的完美显示效果。

    调整完边框补偿之后,我们需要手动打开Windows的桌面分辨率调整功能,并且选中边框补偿后的分辨率(每个显示器分辨率宽度x3后加上两个边框补偿的数值),然后点击应用即可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分辨率了。而在游戏当中,我们则同样需要在游戏当中选择这一分辨率才能够看到开启边框补偿技术的效果。

#p#副标题#e#

第10页:梦幻组合 3D VISION surround展示

    至此,一套能够完整支持3D Vsion Surround技术的电脑系统已经搭建完毕,最后我们再完成3D Vision设备的调试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3D Vision Surround之旅了:


3D Vision设备安装非常简便


几个简单步骤已经完成


平台播放3D版电影《阿凡达》效果展示


已经有两位编辑迫不及待的开始游戏了


沉浸ing...


沉浸ing...

    整套平台搭建完毕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入3D VISION surround的实际测试,测试将会包含游戏效果、游戏性能等全方位的考量,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此次测试的测试评他。

#p#副标题#e#

第11页:[第三章]测试平台介绍及显示效果评估

◆ 测试平台

 

 

测试平台配置表
硬件平台
处理器 CPU 英特尔Core i7 965@ 3.2GHz
主板 Motherboard 微星X58
内存 Memory 金士顿 DDR3-1333 3GB(1GB×3)
硬盘 HDD Seagate Barracuda(希捷酷鱼) 7200.11 320GB
显卡 VGA Card

影驰 GTX460 1G黑将
耕昇 GTX460 1G赵云

声卡 Audio 主板集成声卡
散热器 Cooler 超频三 南海2 HP-1204X
电源 Power 振华 冰山之星 SF-600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OS Windows 7 Ultimate 32bit
驱动程序
主板驱动 MB Drivers

Intel(R) X58/ICH10R 芯片组驱动程式 V9.1.0.1007

显卡驱动 VGA Drivers

NVIDIA GeForce  258.96 测试版
NVIDIA 3D Vision 258.96 测试版

 

◆ 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方面我们选择了一款微星X58主板,并且散热器为超频三的产品。测试的CPU则选择了Intel的i7处理器,主频为3.33GHz。而测试内存方面,我们搭配了三条DDR3内存(单条1GB),实际性能测试频率、时序为DDR3-1066 7-7-7-20。搭建这样的平台目的就是创建一套顶级发烧玩家的游戏平台,让游戏PC在全方位的性能表现上达到最好的均衡。

◆ 测试项目

    此次测试由于更加偏重游戏的试玩效果,因此测试当中仅选择了目前主流的DX9、DX10以及DX11游戏进行测试,而抛弃了常见的3DMark Vantage等基准测试软件。

◆ 平分准则

    由于3D Vision Surround效果属于主观评判,而无法通过测试数据为大家展现,因此我们此次测试为3D Vision Surround效果划分为几个不同等级,分别为:优、良、可、差以及不支持。其中,不支持游戏我们将在本文最后当中说明,不单独设立页面。而关于优、良、可、差的评定标准如下:

  • 优:立体效果表现完美,不会出现重影、偏差等问题,同时景深效果明显。
  • 良:立体效果表现较好,偶尔出现重影、偏差等问题,但不影响游戏;或景深效果一般。两者仅具备一样。
  • 可:立体效果表现一般,游戏中出现重影、偏差问题较大,但能勉强维持游戏;景深效果表现一般或较差。两者可同时具备。
  • 差:立体效果表现不明显,游戏中出现大量重影、偏差等问题,游戏基本无法运行。

#p#副标题#e#

第12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求生之路
    /求生之路特点/:

     

  • 游戏3D API:DX9.0c
  • 3D Vision效果:优

    《Left 4 Dead》使用强化版的Source引擎。游戏故事将描述在现代美国城市爆发出一种高度致命且传染快速的狂犬病毒,感染者外观、面貌不但变得恐怖异常,且心智狂乱,一见到未感染者就立刻加以攻击。

    /求生之路设置/:


游戏画质设置(点击查看大图)

    虽然《求生之路》游戏对显卡性能要求并不很高,但是为了保证最高分辨率下的流畅运行,我们还是适当降低了游戏的画质选项。

    /求生之路截图/:

    /求生之路效果/:

    /求生之路测试/:

    《求生之路》这款游戏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技术支持非常完美,在游戏当中,我们仿佛透过了三台显示器的窗户看到了显示器后面的景象,而不断向你袭来的怪物有时甚至将手伸出屏幕,身临其境的感觉宛如现实一般。

#p#副标题#e#

第13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图形特点/:

     

  • 游戏3D API:DX10
  • 3D Vision效果:良

    《生化危机5》以延续一切故事开端的《生化危机》洋房危机10年后为背景,故事舞台搬到了人类发源地非洲,在这块炎热的大地上拥有并非僵尸也不属于寄生兽的敌人,饱经历练的克里斯(Chris)将与新搭档席娃(Sheva)共同面对潜藏于黑暗大陆的神秘生化危机。登场敌人部分,除了有玩家所熟悉的生化僵尸犬,貌似巨大蝙蝠的全新登场生化合成怪兽,以及受到寄生而失去理智成为嗜血杀人狂的电锯人、巨斧刽子手等也都将一一登场.

    /生化危机5测试设置/:

    生化危机同样是一款对多屏输出支持并不完美的游戏,不过好在它的不完美仅限于菜单选项当中。这款游戏的分辨率我们选择了5760x1080,同时游戏画质调至最低。

    /生化危机5截图/:

    /生化危机5效果/:

    /生化危机5测试/:

    在降低画质之后,我们很容易跑出一个较为流畅的游戏运行效果。虽然游戏菜单对多屏输出的效果支持有问题,不过在实际游戏当中却不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反而在实际游戏当中对3D Vision Surround的支持可以堪称完美,因此我们给予这款游戏的评定为“良”。实际上,在3D Vision Surround效果下,生化危机5由于场景的复杂、人物的众多以及层次的分明,能够淋漓尽致的将立体显示效果完美展现出来,玩家可获得的立体显示效果足以以假乱真。

#p#副标题#e#

第14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正当防卫2

    /正当防卫2特点/:

     

  • 游戏3D API:DX10
  • 3D Vision效果:优

    由Avalanche工作室开发的游戏《正当防卫2(Just Cause 2)》仍然由Rico Rodriquez作为主角,继续之前的发泄和破坏,而这次的目的地是在东南亚的一个小岛Panau上,这将又是一款好莱坞风格的游戏。

    /正当防卫2设置/:

    正当防卫2是一款引擎设计非常出色的游戏,游戏带来的显示效果精美绝伦,且丝毫不亚于孤岛危机。因此游戏对于硬件需求也随之提高,在测试当中我们将游戏的分辨率降低至4320x900,同时将游戏画质调节至最低。

    /正当防卫2截图/:

    /正当防卫2效果/:

    /正当防卫2测试/:

    在适当降低游戏分辨率以及画质后,我们终于可以保证游戏能够运行在30帧以上的水准。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游戏的画质虽然降至最低,但是通过3D Vision Surround技术显示之后,我们却不会有非常明显的察觉,反而是这款游戏近乎完美的立体效果表现成为了我们测试时关注的焦点。

#p#副标题#e#

第15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鹰击长空

    /鹰击长空图形特点/:

     

  • 游戏3D API:DX10.1
  • 3D Vision效果:良

    《鹰击长空》由Ubisoft 旗下的Bucharest Studio工作室所研发制作而成,以汤姆.克兰西最擅长的近现代国际冲突为背景,加上现代化的军事武器,和五角大厦不愿证实的开发中的先进武器,交织出最激烈的高科技攻防战。而《鹰击长空》也脱离前面几项作品的框架,将战争从地面拉拔到空中,享受广大无界限的战斗空间。

    /鹰击长空测试设置/:

    由于DX10.1技术是针对DX10的性能进行改良,因此鹰击长空在开启DX10.1效果后性能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会出现提升。在本次测试当中,我们就将这款游戏的分辨率设置为6100x1080,且最高画质关闭SSAO效果。

    /鹰击长空测试截图/:

    /鹰击长空测试效果/:

    /鹰击长空测试测试/:

    鹰击长空同样是一款支持3D Vision Surround效果较为不错的游戏,可惜由于游戏场景大多为视角范围非常广,且景深较浅,层次没有特别明显,因此我们虽然能够体验到较为不错的立体效果,但是立体效果的纵深感并不十分明显。不过在控制飞机时,却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战斗机的立体效果犹如真实的飞在玩家眼前。

#p#副标题#e#

第16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孤岛危机
    /孤岛危机图形特点/:

     

  • 游戏3D API:DX10
  • 3D Vision效果:可

    《孤岛危机》的背景发生在一群外星机器的船舰在地底被发现,玩家扮演三角洲特种部队中暴龙小队的成员──诺曼(Nomad)进行搜索和撤离的任务。暴龙小队的队员具有一件生化纳米装(Nano Muscle Suit),纳米装具备了多种未来的武器及装备,根据Crytek的游戏设计师Bernd Diemer的介绍,这套纳米装含有多种高科技功能,这套纳米装的灵感来自美国的未来战士2020计划(Future Warrior 2020)。

    /孤岛危机测试设置/:


游戏分辨率设置菜单(点击放大)


游戏画质设置菜单(点击放大)

    作为一款多年致力于显卡杀手级别游戏,我们对《孤岛危机》的画质以及分辨率进行了大幅降低,其中游戏分辨率降至3840x768,而游戏画质则直接选择了最低。

    /孤岛危机截图/:

    /孤岛危机效果/:

    /孤岛危机测试/:

    在3D Vision Surround状态下,不仅我们无法在稍高(注意,是稍高不是较高或很高)的画质下流畅运行游戏,同时游戏对3D Vision Surround的支持效果也并不完善。在游戏中,我们可以体验到明显的立体效果,但是同时也会看到一些比较明显的画面重影现象。

#p#副标题#e#

第17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尘埃2

    /尘埃2图形特点/:

     

  • 游戏3D API:DX11
  • 3D Vision效果:良

    尘埃2 PC版将是全球首款支持DirectX 11的赛车游戏,其使用的EGO引擎将整体部署DirectX11技术,支持图形多线程、硬件Tessellation以及SM5.0等新特性,这也成为这款游戏受到多方关注的焦点。

    在引入DX11后,尘埃2的画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包括水面的镜面反射和折射,观众人群描绘,环境光遮蔽以及阴影效果等,尤其对于EGO引擎来说,动态模糊和景深效果的表现将迎来彻底的革新。

    /尘埃2测试设置/:

    作为一款DX11游戏来说,尘埃2的配置需求并不很低,但是相对孤岛危机这类的杀手游戏来说,则显得配置要求就不高了。在此次测试当中,我们选择了6100x1080分辨率进行测试,游戏画质则选择了低画质(注:非最低画质)。

    /尘埃2截图/:

    /尘埃2效果/:

    /尘埃2测试/:

    尘埃2这款游戏对于三屏显示的支持效果非常到位,尤其是在车内视角的状态下,让人犹如真的坐在了驾驶员的位置上。而3D Vision Surround则进一步加深了这一效果,游戏当中你甚至还会想要伸手触摸方向盘或者换挡。但是尘埃2对3D Vision Surround的支持还存在一些小问题,例如某些阴影部位会出现重影效果等。

#p#副标题#e#

第18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叛逆连队2

    /叛逆连队2特点/:

     

  • 游戏3D API:DX11
  • 3D Vision效果:优

    由EA DICE开发制作的DX11动作射击大作——《战地:叛逆连队2》(Battlefield: Bad Company 2)已于3月2号正式与广大玩家朋友见面。该作是EA DICE开发的第9款“战地”系列作品,也是《战地:叛逆连队》的直接续作。采用现代军事背景又支持DX11显示特效,占据两者的《战地:叛逆连队2》想不火都难,而且有了前作的支持,一大批老玩家也会对其充满期待。

    /叛逆连队2测试设置/:

    虽然叛逆连队2这款游戏为最新的DX11人气大作,不过该游戏对硬件的要求却并不变态。在测试当中,我们依然保留了6100x1080的超高分辨率,同时画质方面降至最低。

    /叛逆连队2截图/:

    /叛逆连队2效果/:

    /叛逆连队2测试/:

    叛逆连队2这款游戏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效果支持同样不错,无论是雪山、森林,还是晴天、雨天,我们都仿佛置身其中,尤其是在雨天当中的效果,小编甚至会试图将手深入显示器当中体验一下被雨淋到的感受。除了3D Vision Surround效果的不俗表现外,这款游戏的性能测试也有不错表现,通过一段简单的试玩,发现游戏当中始终能够维持在较为流畅的情况下进行。

#p#副标题#e#

第19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地铁2033

   /地铁2033特点/:

     

  • 游戏3D API:DX11
  • 3D Vision效果:优

    《地铁2033》是根据俄罗斯作家迪米特·格鲁科夫斯基(Dmitriy Glukhovskiy)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游戏版本将以小说为基础架构,游戏中的大多数情节和背景都与小说无异。游戏舞台背景设置在近未来的2033年莫斯科,此时的人类世界面临着大面积的核泄漏事故所带来的核污染危机,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核污染的阴霾中。

    /地铁2033设置/:

    地铁2033是一款游戏配置需求极其变态的游戏,在此次测试当中,我们不仅将所有游戏特效降至最低,同时游戏的分辨率也降低到4067x1024。

    /地铁2033截图/:

    /地铁2033效果/:

    /地铁2033测试/:

    在大幅降低游戏的画质以及分辨率后,我们在测试当中依然遇到了较卡的场景,因此建议实际玩家在游戏中将分辨率再稍降低1~2个档位。不过不得不说的是,在地铁2033当中的3D Vision Surround效果让人非常惊艳!这款游戏几乎是所有测试游戏当中立体景深效果最为出色的一款,搭配DX11的景深模拟效果,让我们很容易的深陷游戏而无法自拔。尤其是在游戏的最后一个关卡当中,穿越隧道的感觉几乎让每一位评测室编辑都流连忘返。

#p#副标题#e#

第20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孤岛惊魂2

   /孤岛惊魂2图形特点/:

     

  • 游戏3D API:DX10
  • 3D Vision效果:差

    《孤岛惊魂2》将拥有超高自由度的游戏系统,整个游戏世界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玩家可以自由在其中驰骋,而游戏的结局也是开放的。游戏背景设定在现代的非洲原野上,游戏环境可以动态变化,玩家可以在其中体验到枯木逢春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四季变化。游戏中玩家要在两大势力集团之间游走,谁是敌谁是友都要看玩家选择的任务和自己言行的不同。《孤岛惊魂2》利用到了部分DX10.1的API特性,不过游戏整体并没有明确标称完整支持DX10.1。

    /孤岛惊魂2测试设置/:


孤岛惊魂2游戏画面设置(点击放大)

    相对而言,孤岛惊魂2这款游戏绝对没有孤岛危机对显卡那么高的要求,但是这款游戏并非也很容易跑到流畅水平。在游戏设置当中,我们开启了最高的分辨率设置,画质方面选择了DX9模式的全局高画质选项,通过BenchMark软件测试游戏的画面效果以及帧数表现。

    /孤岛惊魂2截图/:

    /孤岛惊魂2效果/:

    /孤岛惊魂2测试/:

    在孤岛惊魂2当中,游戏对3D Vision显示效果支持非常到位,但是游戏对于三屏显示技术支持并不完善。我们可以明显的通过截图看出游戏是将实际游戏画面裁切掉了上下两边达到的宽屏显示效果,这无论对于NVIDIA还是ATI的三屏显示技术都一样,因此我们给与这款游戏的3D Vision Surround效果评定为“可”。

#p#副标题#e#

第21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蝙蝠侠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特点/:

     

  • 游戏3D API:DX10
  • 3D Vision效果:优

    某天,以小丑(Joker)为首的病人们声称觉得“无聊”,所以劫持了医护人员,要求蝙蝠侠前去陪他们“ 游戏”。这场疯狂的迷藏中,占尽优势的是反派们,蝙蝠侠不仅要提防杀气腾腾的各个患者,同时他自己的精神状态也处于失常的边缘。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设置/: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是一款支持NVIDIA PhysX物理加速的游戏,但游戏的整体画质要求并不很高,因此测试当中我们选择了6100x1080分辨率,并且开启最高游戏画质,但关闭PhysX物理加速。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截图/: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效果/: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测试/:

    作为一款与NVIDIA紧密合作的游戏,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不仅支持了PhysX物理加速,同时在游戏设置当中还提供了NVIDIA的3D Vision特效的开关。而实际游戏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款游戏对于3D Vision Surround支持效果非常不错,烟雾、蜘蛛网、人物以及景深效果非常清晰。

#p#副标题#e#

第22页:3D立体环绕游戏实战——潜行者

    /普利皮亚的召唤特点/:

     

  • 游戏3D API:DX11
  • 3D Vision效果:优

    著名游戏制作公司GSC Game World的《S.T.A.L.K.E.R.》第二部资料片《Call of Pripyat》(普利皮亚的召唤)将在今年11月发售。与前传性质的首部资料片《晴空》不同,新游戏的背景设定在原作《切尔诺贝利阴影》之后不久。乌克兰政府发现了通往Zone核心区的道路,于是计划了代号“Fairway”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首先派出一批侦察直升机去绘制异常磁场位置的详细分布图,然后再据此派出地面部队主力。

    /普利皮亚的召唤设置/:

    S.T.A.L.K.E.R的最新资料片普里皮亚的召唤同样是一款配置要求颇高的游戏,测试中我们选择了最低游戏画质,且关闭DX10、DX11游戏特效,游戏分辨率设定在5083x900.

    /普利皮亚的召唤截图/:

    /普利皮亚的召唤效果/:

    /普利皮亚的召唤测试/:

    由于普里皮亚的召唤游戏引擎与地铁2033非常相似,因此这款游戏的3D Vision Surround效果同样非常出色,但是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在我们这样的设置下仍然无法获得较为流畅的游戏效果,玩家想要体验非常流畅的3D Vision Surround效果,至少要降低分辨率至4000x800左右或以下。

#p#副标题#e#

第23页:绝对震撼表现 3D Vision Surround

    3D Vision Surround效果为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将3D Vision视觉范围的扩大,而是通过视觉范围的扩大,将玩家真正的融入到游戏当中。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把3D Vision Surround的三台显示器看做一个窗户的三个扇,那么遮挡住两扇窗户后,你看到的景象和更加宽广、震撼的三扇窗户的视角范围无法比拟。

    更加宽广的视觉范围给与玩家更加真实的显示效果,游戏当中我们看到的两个显示器边框实际通过3D Vision立体显示技术已经不再成为遮挡视线的物体。这与ATI的普通三屏显示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效果。在3D Vision Surround当中我们看到的显示器边框仿佛很远的矗立在眼前,而通过双眼的视差已经弥补了遮挡部分的画面;ATI的Eyefinity当中,显示器边框更像是汽车的A柱,被遮挡住的画面不可能看到。


3D Vision Surround绝对带给我们最为震撼的效果

    当然,3D Vision Surround固然为我们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但是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更高的系统价格。如果需要搭配一套此次测试平台的3D Vision Surround系统,抛开其他硬件设施不说,但是显卡、显示器以及立体眼镜需要投入的资金就要多达11000元左右。

    可能小编一个人再多的话语也很难全面概括出3D Vision Surround带来的震撼效果,毕竟这种效果只有在实际游戏当中才有体验,因此本次测试我们邀请到评测室的更多编辑为大家共同介绍3D Vision Surround为我们带来的效果表现:

    独角:此前接触过一些3D视觉技术,但一直对3D Vision不感冒,原因有两点:其一,3D Vision采用的眼睛刷新率只有60Hz,长时间使用容易疲劳;其二,3D Vision技术应用于PC,其视频输出设备多为显示器,视觉冲击力不够大。
    这次3D Vision Surround技术采用了3屏幕,对于我来说此技术在真实度和视觉感受上有了明显提升,与之前体验过的ATI Eyefinity(三屏)和NVIDIA的3D Vision相比有明显不同,但是3D Vision Surround技术对系统硬件性能要求极其苛刻,想畅玩游戏还得有一套价值不费的硬件系统;另外长时间使用眼镜易疲劳的问题依然没有改观。用个简单的公式表达我对该技术的看法吧!

3D Vision Surround = 三屏 + 3D眼镜 = 视觉盛宴 + 视觉疲劳 + 高投入

    付昭:3D Vision Surround技术带给了玩家环视的立体体验效果,在《尘埃2》这款游戏中,环视技术本身已经可以让玩家体验到融入赛道般的感受,再加上3D立体视觉的逼真景深感受,“身临其境”这个成语恰到好处,我们唯一担心的就是玩家过于融入到游戏当中,在此还是建议玩家至少每隔一个小时就让眼睛休息一下。

    逍遥:关于3D Vision 这个东东,其实早在一年多前小编就已经有幸玩过了,当时的震撼效果确实也已经吸引了在下。而这次的三屏3D Vision Surround,由于屏幕的加宽,使得在娱乐过程中,眼睛没有死角盲区,让鄙人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体效果更加真实,而在播放影片中,这一效果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相比较影院效果也毫不逊色,只是如今超宽屏的3D电影片源还不足够,相信随着技术的普及,未来这种影音享受会更加淋漓尽致。

 


 

    可以说,NVIDIA的3D Vision为循规蹈矩的普通3D显示带来了新的活力,而此次NVIDIA发布的3D Vision Surround则更加预示着未来显示效果的发展方向。立体显示、宽屏视角搭配中高端新一代王者GTX460,为我们带来了革命性的视觉体验,我们非常期盼NVIDIA能将这一显示技术普及开来,因为只有这样,更多的玩家才能够从中体验到融入游戏当中的真实视觉体验。

打开驱动中国APP,了解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