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置”入场,一场C2C的较量,闲鱼慌了吗?
从古代的当铺到如今的闲鱼、转转都反映着二手交易的存在。
“去年的衣服配不上今年的我”“衣服到用时方恨少,但是整理起来一大堆”也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真实写照。在大众购物欲增加的同时,许多物品被挤压在箱底。“左手新品消费,右手旧物出清”正在成为当下不少人群的新生活方式或消费观。
近日,京东也推出“鲸置”APP,“拍拍”改名为“拍拍严选”,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京东对二手交易市场的又一次加码。
本文基于目前国内二手电商市场格局试图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鲸置的模式究竟是怎样的?
2、面对目前的国内二手电商市场格局,鲸置突破的几率有多大?
一场C2C的布局
在二手电商这条赛道上,京东并不是第一次抢排位。
早在2014年京东接手腾讯旗下的拍拍网,将其以二手业务的形式上线,这也是京东首次布局二手电商。但此后由于各方面原因,2016年4月被关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京东就此放弃拍拍网,在2017年便重新启动了拍拍,也就是目前被更名“拍拍严选”,并开始与爱回收进行合作。2019年,京东将拍拍与爱回收进行正式的战略合并。
但是京东鲸置在后续的发展中还得注意商品信息的优化。进入鲸置主页后随便点进一款商品进行浏览,页面中具有的相关商品信息过少,没有现在商品的图片和相关介绍等。
呈现给购买者的信息量过少,而与卖家聊天的方式也过于单一,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增加了不少步骤。而二手电商平台本质上仍是一个具有服务属性的平台,如何在服务上打出差异化是其突围的关键,也是这个赛道上下半场能否出现新排位的重要考量。
“鲸”“鱼”狭路相逢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国内二手电商目前已经形成双寡头的市场。据申万宏源此前发布的研报,闲鱼和转转占据二手电商90.9%的市场份额,二者的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72.9%和33.1%,作为综合型平台拥有绝对优势。
闲鱼采取“社区+内容+电商”模式,弱化电商属性,加强了社区交流和内容分享,如通过鱼塘等功能,让大众进行更多闲置物品分享。并与淘宝C2C流量、支付宝芝麻信用相结合,在支付和流量端有着极大的优势。
转转则在标准化服务上下功夫,比如转转优品通过提供第三方手机验机服务、卖家极速打款服务、买家7天无理由退货+30天质保的售后服务来让某一个类目的二手交易标准化,核心目的是提高交易效率和建立第三方信用体系。
两者比较来看,鲸置的主要对标平台依然是闲鱼。在闲鱼等平台上,同样也都有着与鲸置类似的功能。不管是商业模式、品类还是商品的闲置来源上,两者之间都极其相似。
但是相对应的鲸置也有限制,它是只对京东商品开放的平台。换句话来说,其他购物平台的商品不能在鲸置上转卖和出售,也就造成了商品来源过于单一的问题;另外在玩法上,鲸置似乎并没有社交圈子的功能,那么用户的粘性可能就不够,在社交上就存在空白。
因此,之后鲸置想要突围,就只能在“品质”上下功夫。如之前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和“有得卖”副总裁王奥弥两者认为,未来二手电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所在是如何保证好的品质和服务;平台的公信力是吸引用户的关键。
那么,对于京东而言,在二手交易赛道上的下半场就是要明白如何取长补短。在发挥货品品质优势的同时,打出差异化服务,这将是一个值得深耕的战略。但对于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文|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